时间: 2025-05-02 21: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2:32
饥腹那堪疠鬼欺,万金良药起沈羸。
致和自可消群沴,小试犹烦活国医。
这首诗表达了在饥饿的情况下,疾病如同鬼魅般侵袭,让人难以忍受。即使是价值万金的良药,也只能让虚弱的身体恢复一些力气。良好的气候能够消除众多的疾病,而即使是小小的尝试,依然需要国医的帮助,才能维持健康。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生活、自然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首诗作于一个饥荒和瘟疫肆虐的时代,作者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医疗体系和自然环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饥饿与疾病的矛盾,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开头两句“饥腹那堪疠鬼欺”直接指出了饥饿与疾病的双重打击,展现出一种痛苦和绝望的情感。接下来的“万金良药起沈羸”则传达了即使有再好的药物,也难以改变虚弱的现实,突显了落入困境的无力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致和自可消群沴”引入了自然和谐的概念,暗示如果自然环境良好,疾病自然会减少。最后一句“小试犹烦活国医”则表达了对医生的依赖,强调了医疗在恢复健康中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医疗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现实的无奈态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意义。
全诗探讨了在饥饿与疾病的双重打击下,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医疗的依赖,反映了社会的困境与人们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疠鬼”是指什么?
A. 鬼怪
B. 疾病
C. 自然
“万金良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希望的药物
C. 生活的必需品
作者对“国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屑一顾
B. 依赖与尊重
C. 无所谓
廖行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在表达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健康的关注上有相似之处,但廖行之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