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唐学录颐》

时间: 2025-05-06 03:04:36

诗句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36

原文展示: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天,榜单上标上了你的名字,英俊的声名传遍四海。
家族传承的只是深奥的学问,有子孙继承着这清雅的声誉。
未曾成熟的黄粱美梦,瞬间就变成了无尽的黑暗。
哲人如今已去,世上再无论文可作。

注释:

字词注释:

  • 虎榜:指科举考试的榜单,通常用来比喻名声显赫的人。
  • 奥学:深奥的学问。
  • 清芬:清雅的声誉。
  •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美好愿望,源于《庄子》中的故事。
  • 冥漠:无边无际的黑暗。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

典故解析:

  • 黄粱梦:出自《庄子·外物》,讲述了一个人梦见自己富贵荣华,醒来才发现一切都是虚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廖行之对一位已故友人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声名的怀念,同时也对人生的无常进行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追忆的口吻,展现了诗人与故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知识的尊重。开头两句描绘了榜上有名的荣耀,表现出世人对成就的追求与赞美。然而,随后的两句则透出浓浓的惋惜之情,黄粱梦的意象,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理想的虚幻,仿佛在告诫我们即使成就辉煌,终究也难逃生死的无常。最后一句“无复更论文”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哲人逝去的无奈与失落,令人深思。诗中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死、荣辱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描绘了那一天,榜单上出现了他的名字,声名远播,极具荣耀。
  2.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家族仅以深奥的学问为传承,子孙延续着高尚的声誉。
  3.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未能实现的美梦,瞬间化为无尽的黑暗,意味着人生的无常。
  4.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智者已去,世间再无可传承的学问,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粱梦”来比喻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增加了诗的哲理深度。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反映了对知识、人生和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榜:象征荣耀与成就。
  • 奥学:象征深邃的学问与传统。
  • 黄粱梦:象征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 冥漠:象征死亡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虎榜”指的是什么? A. 学校的成绩单
    B. 科举考试的榜单
    C. 名人签名
    D. 书法作品

  2. “黄粱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愿望的虚幻
    C. 知识的传承
    D.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哲人”指的是? A. 有智慧的人
    B. 诗人
    C. 学者
    D. 政治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廖行之的《挽唐学录颐》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逝去的怀念,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时事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而廖行之则更注重对知识的追求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宋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评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龚员外赴江州幕 赋得秋江晚照 柳枝词十首(座中应制) 宿茅山寄舍弟 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 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 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 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 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偃旗息鼓 甜活儿 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运售 镸字旁的字 陵懱 双人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愚者一得 业商 此心耿耿 提纲振领 鹿字旁的字 拊接 眼花心乱 病字头的字 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