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22
三旌之位不足贵,万钟於我其何加。
谁如日欲无骨相,底用眼眩鸠盘茶。
哦诗清籁助萧爽,角壮余子空雄夸。
东洋北若不汝较,望叹自失无津涯。
这三面旗帜的位置并不值得重视,万钟的财富对于我来说又能增加什么呢?
谁能像太阳一样不带骨骼的形象,又何必用眼光去迷惑那些鸡盘茶?
哦,我的诗歌在清风中愈发显得清爽,虽然有些自夸,但也只是空谈而已。
东洋的北方如果不如你来比较,那么只能自叹失去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作品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对社会的思考之际,他反对世俗的名利,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作者生活的时代,正值士人追求仕途与权势的风潮,他借此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对名利的态度。开篇即以“三旌之位”与“万钟”的对比,引出作者对地位和财富的看法,表达了他对世俗荣华的不屑。诗人通过比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浮华。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句式,层层递进,形成了一种清晰的逻辑结构。同时,诗中“清籁助萧爽”一语,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然状态,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心灵归宿。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意境,也使得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
最后,诗的结尾通过“东洋北若不汝较”显示了诗人的自我反思,表明了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实际上是无益的,真正的智慧在于自我认知与内心的平和。这种哲学思想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常见,使得廖行之的作品显得尤为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地位与财富。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传递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主题,通过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旌”指的是什么?
A) 三面旗帜
B) 三种财富
C) 三个朋友
D) 三个地方
诗人对“万钟”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嫉妒
D) 渴望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