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08
俏垂双鬓,窣地行来花有影。
不怕生疏,一点灵犀惯吃虚。
再三临镜,偏是何郎工傅粉。
十斛明珠,抵得当筵一笑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轻盈地走来,仿佛花影轻摇。她并不怕与人生疏,心中那一点灵犀早已习惯了虚无的情感。她对着镜子反复打量,发现自己打扮得如同那位工巧的男子。即使有十斛明珠的美丽,也比不上在宴席上与人一笑的瞬间。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丽,常以女性的美丽和情感为题材,作品流传甚广。
《减字木兰花》系列诗作是李慈铭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期待的重要作品,该作品反映了当时清代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柔情,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感慨。开头的“俏垂双鬓”便为整个作品定下了婉约的基调,女子的轻盈与优雅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花丛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随后的“再三临镜”则突显了女性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与追求,反映出一种自我审视的心态。她对容颜的打扮与心思的投入,象征着人们在外在与内在之间的纠结与反思。而“十斛明珠”的比喻,借助珍贵的珠宝来形容美丽的肤色与气质,更加突显了其独特的美。
整首诗在轻柔的韵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最终以“抵得当筵一笑无”收尾,似乎在传达即使拥有再多的美丽与财富,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与沟通才是更为珍贵的。由此,诗人引导读者思考内心与外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其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在感情与外在美之间的思考,传递出情感真实与瞬间美好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灵犀”指的是:
A. 一种花
B. 心灵相通
C. 珍珠
D. 美丽的容颜
“十斛明珠”在诗中比喻的是:
A. 财富
B. 美丽
C. 爱情
D. 友谊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
A. 对金钱的追求
B.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C. 自然景色的描绘
D. 对权利的渴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