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4-26 03:46:56

诗句

蛮触非是。

识破心颜如弃屣。

痼疾云山。

猿鹤相陪尽日闲。

一壶风月。

清净光明相照彻。

内外俱空。

无执空心触处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6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蛮触非是。识破心颜如弃屣。
痼疾云山。猿鹤相陪尽日闲。
一壶风月。清净光明相照彻。
内外俱空。无执空心触处通。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外界的干扰,而是内心的真实感受。
我已看透心中的情感,就像抛弃了旧鞋一样轻松。
那些顽固的病痛如同云山般遥远,
只有猿猴和仙鹤陪伴着我,悠闲度日。
一壶美酒与月色相伴,
清澈明亮的光辉照耀着我。
内心与外在都显得空灵无物,
放下执念,心灵在触碰中得以畅通。

注释:

  • 蛮触:指外界的干扰或烦扰。
  • 心颜:心中的情感与表情。
  • 弃屣:抛弃旧鞋,形容轻松自在。
  • 痼疾:顽固的病症或烦恼。
  • 猿鹤:象征悠闲自在的生活。
  • 风月:美好的自然景色,通常与诗酒相伴。
  • 内外俱空:内心与外在的状态都显得空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志渊,元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寄托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中通过对内外生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洞察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开篇提到的“蛮触非是”,直接切入主题,强调内心体验的重要性,而非外界的干扰。接着通过“识破心颜如弃屣”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剖析,体现出一种轻松与洒脱。

“痼疾云山”则将过去的痛苦与烦恼形象化,仿佛在远方的云山中,象征着困扰逐渐消散。随后“猿鹤相陪尽日闲”描绘了一幅恬淡悠闲的生活图景,表现出诗人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内而外,最终通过“一壶风月”与“内外俱空”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净与明朗的心境。诗人强调放下执念,达到心灵的畅通与自由,反映了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蛮触非是:强调外界干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
  • 识破心颜如弃屣:看透内心的情感,已经没有负担。
  • 痼疾云山:将过往的痛苦比作遥远的云山,暗示已经淡化。
  • 猿鹤相陪尽日闲:描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状态。
  • 一壶风月:象征诗酒与自然的结合,体现生活的美好。
  • 内外俱空:内心与外在都显得空灵,达到无执的境地。
  • 无执空心触处通:强调放下执念,心灵自由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痼疾云山”比作过去的烦恼,深化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音乐感。
  • 意象:通过自然元素(风、月、猿、鹤)传达哲思,提升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超脱与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触:象征外在的干扰与烦恼。
  • 猿鹤:代表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风月:象征美好自然与诗酒的结合。
  • 空心:象征一种无执的自由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蛮触非是”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外界干扰很重要
    b) 内心的真实感受更重要
    c) 人与自然无关
    答案:b

  2. “痼疾云山”中“云山”比喻了什么?
    a) 诗人的理想
    b) 过往的痛苦与烦恼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猿鹤”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悠闲自在的生活
    c) 社会的压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 《月夜忆舍弟》(杜甫):抒发对亲情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减字木兰花》《水调歌头》(苏轼)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清净与自由,而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题夏迪双松图 仁风 舟中杂纪 其三 即事二首 其二 山水图 山中杂兴 其四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四 寄李子粲 感怀 其九 梅花 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鸦飞雀乱 瞒神吓鬼 百代文宗 日字旁的字 河清云庆 包含摹的词语有哪些 笋蕨 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輮轹 隹字旁的字 包含肃的词语有哪些 广谋从众 羞愧满面 切入 门字框的字 前夕 赤字旁的字 包含苛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