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1:59
减字木兰花
并州霜早。禾黍离离成腐草。
马困人疲。惟有郊原雀鼠肥。
分明有路。好逐衡阳征雁去。
鼓角声中。全晋山河一半空。
这首词描绘了并州地区早霜来临的景象,禾苗和谷物稀疏,早已变得枯败,马匹困倦,人们疲惫不堪。只有乡间的雀鸟和田鼠依旧肥美。眼前明明有路,却只想追随衡阳的征雁离去。鼓角声中,眼看着全晋的山河已然一半空虚。
作者介绍:此词的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诗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是在战乱或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困苦及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园的哀伤。开篇的“并州霜早”点明了时节,霜的早来象征着寒冷与萧条,诗人通过禾黍的枯败,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接下来的“马困人疲”则描绘了征途的艰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与这些困苦形成对比的是“惟有郊原雀鼠肥”,在战乱之下,唯有自然中的雀鼠安然无恙,突出人间的苦难。
“分明有路”一语,表现出诗人虽有出路却难以踏上,表明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最后的“鼓角声中,全晋山河一半空”,则是对国家破碎的悲叹,鼓角声唤起了人们对战争的回忆,山河的空虚更是折射出诗人心中对故土的眷恋与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禾黍离离成腐草”与“马困人疲”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并州霜早”中的“霜”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雀鼠”主要用于对比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煜的《虞美人》同样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国破家亡的伤感,二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展现了相似的情感。杜甫的《春望》则更直接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困苦与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