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21:39
雾隐棘墙,露低庭树。
多难悠悠今未已。
百年世事总成空,
一笑翻复任眼底。
地角乡关,天涯囹圄。
回首君门几万里。
豁然芦杖步圜阶,
西风吹散燕山雨。
在雾气笼罩的荆棘围墙后,露水低垂在庭院的树上。
艰难险阻漫漫,直到现在仍未结束。
百年的世事终究化为虚空,
只要一笑,便让一切随风而去。
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困于囚笼,
回首君门,竟然是几万里远。
豁然开朗,手握芦杖走上圆阶,
西风吹散了燕山的雨幕。
杨爵(约1540-1620),明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山人,生于浙江,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杨爵在仕途上经历了波折,诗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踏莎行 其六》创作于杨爵晚年,正值明末动荡时期,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悟为基础,抒发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踏莎行 其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无奈感慨。开篇以“雾隐棘墙”入诗,描述了一种模糊而困顿的环境,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不易。接着,作者提到“多难悠悠今未已”,表现出对人生困境的感伤,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总结。
“百年世事总成空”一句,透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经历了百年,最终一切又归于虚空,人生的追求似乎变得毫无意义。此时,作者用“一笑翻复任眼底”来表达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苦难与无常,选择以笑对待,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地角乡关,天涯囹圄”则体现了乡愁的深重和对自由的渴望。即使身处困境,内心对故乡的眷恋依然难以割舍。最后,诗人以“豁然芦杖步圜阶,西风吹散燕山雨”结束,展现了心境的开朗与解脱,象征着希望的重生与未来的无尽可能。
整首词在情感上从沉重到轻松,体现了杨爵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现了杨爵面对困境时的洒脱与勇气,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下面哪个意象象征着困扰与艰难?
诗中提到的“君门”象征了什么?
“百年世事总成空”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