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滩头海智寺》

时间: 2025-05-04 10:03:01

诗句

平生行路敢求安,便要求安也大难。

古寺无门更无壁,若教半夜作春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3:01

原文展示:

宿滩头海智寺
平生行路敢求安,
便要求安也大难。
古寺无门更无壁,
若教半夜作春寒。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安宁的感慨。作者说自己平生走过许多路,敢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但这种追求却非常困难。古老的寺庙没有门也没有墙,若是在深夜里,竟让人感到春寒的冷意。

注释:

  • 敢求安:敢于追求安宁。
  • 便要求安也大难:即便是追求安宁,依然是很难的事情。
  • 古寺无门更无壁:古老的寺庙没有门也没有墙,象征着一种开放与无拘束的状态。
  • 若教半夜作春寒:如果在深夜时分,感到春天的寒意,表现出对孤独和冷清的感受。

典故解析:

该诗并无直接的典故,但“古寺”意象常见于禅宗文化,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同时,春寒的意象也常用于描绘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文、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旅途中经过海智寺,面对古寺的景象,感慨人生的艰难与追求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内心平静的追寻。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宿滩头海智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平生行路敢求安”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安宁的渴望。然而,接下来的“便要求安也大难”则揭示了追求安宁的艰难与困苦,这种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古寺的景象,“古寺无门更无壁”,让人感到一种孤寂与无所依托的状态,仿佛在表达一种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最后一句“若教半夜作春寒”则通过春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冷清,既是对自然的感受,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简练却富有内涵,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杨万里对生命的独到理解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行路敢求安:表达了诗人一生中对安宁的追求。
  2. 便要求安也大难:阐明了追求安宁的艰难。
  3. 古寺无门更无壁:描绘出寺庙的开放与无拘束感。
  4. 若教半夜作春寒:在深夜中的寒意,渗透出孤独与冷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寒”比喻内心的孤寂。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古寺象征着内心的追求与安宁。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追求安宁的无奈与艰难,同时也反映了孤独与冷清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超脱与宁静的场所,反映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 春寒:象征孤独与冷清,传达出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追求安宁的难度如何? A) 很容易
    B) 很困难
    C) 不确定

  2. “古寺无门更无壁”中的“古寺”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自由与孤独
    C) 安宁

  3. “若教半夜作春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喜悦
    C) 孤独与忧伤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对山》王维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宿滩头海智寺》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描绘,但杨万里的诗更为直接地表达出对安宁的渴望与艰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作品解析》
  •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六首 其四 浣溪沙平韵十四部 其四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七 浣溪沙 渭君属题丐斋校词图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春晚 浣溪沙 江南秋暑特盛,冥想闽中山居景物,赋寄王筱婧明溪 浣溪沙·前词意有未尽,更成小令二章,示讱丈 其一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 回归 浣溪沙 其一 谴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霄月 书结尾的成语 引以为憾 欠字旁的字 铁打铜铸 黽字旁的字 满载而归 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溜风 打得火热 虫字旁的字 包含慕的成语 先务之急 皿字底的字 屏断 勤廉 茅搜 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