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00
岫禅师南溪兰若
作者: 喻凫 〔唐代〕
锡影配瓶光,孤溪照草堂。
水悬青石磴,钟动白云床。
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
唯应无月夜,瞑目见他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水环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禅意。前两句写道,银色的光影与瓶子相映,孤独的溪水照亮了草堂。接下来,水流悬挂在青色的石阶上,钟声在白云的床上回荡。树木的颜色承载着残余的雨水,河流映照着夕阳。最后一句提到,唯独在无月的夜晚,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另一个地方。
喻凫,生于唐代,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与禅意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文化繁荣。诗人可能在隐居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禅意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禅意,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山水之间,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锡影配瓶光”引入,创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通过“孤溪照草堂”展示了隐居生活的清幽。水流与青石的结合,钟声与白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造的和谐美。接下来的“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则更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增强了诗的画面感,营造出一种余晖与雨水交融的意境。最后,诗人提到“唯应无月夜”,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闭上眼睛后所感受到的超然境地,这种状态让人能够超脱现实,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合了哲理与美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内心平静,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诗中“锡影配瓶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光影交错的宁静
B. 繁华热闹的市场
C. 烟火绚丽的夜空
“唯应无月夜”中的“无月”指的是什么情况?
A. 没有星星的夜晚
B. 没有月亮的夜晚
C. 阳光明媚的白天
诗中提到的“钟动白云床”表达了什么?
A. 房屋的坚固
B. 空灵的宁静
C. 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