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9:54
春思依依。习习和风春昼迟。看他游春,杜甫喜见,春来又怕春归。耽春不觉鬓如丝。向海棠还问春消息,燕语莺啼。碧阑干外,春光有几。
春天的思绪依依不舍。和风徐徐,春日显得格外悠长。我看着他游春的身影,杜甫很高兴地看到春天的到来,却又惧怕春天的离去。不知不觉中,鬓发已渐渐变白。我向海棠花询问春天的消息,听燕子的啁啾和黄莺的鸣叫。在碧色的栏杆之外,春光还有多少呢?
诗中提到的杜甫,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在春天的诗中,常常表现出对春光的喜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韩邦奇,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细腻,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眷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春天里对生命的思索。
《驻马听 春思》是韩邦奇对春天情感的细腻描绘。从“春思依依”开始,诗人就将春天的情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似乎春风的柔和也带来了春天的思绪。在这悠长的春日,诗人目睹春游的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但又不禁生出对春天离去的惧怕。通过对春天的深刻思考,诗人展现了人生的不确定与无常。
“耽春不觉鬓如丝”一句,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沉迷于春天的美丽,诗人不知头发已渐白,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接下来的“向海棠还问春消息”,则是通过对海棠花的询问,展现出诗人对春的渴望与期待,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动。
最后一句“碧阑干外,春光有几”,则是一种对春光即将逝去的忧虑,诗人在美中感受到失去的痛苦。在整首诗中,春天不仅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生命中美好与惋惜的象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
诗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