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44
贺新郎 观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团演奏,为赋此曲
暖候明镫夜。聚千人不分宾主,坐围深厦。
弦索新翻回纥奏,绣幕徐徐先下。
听幕外流莺声姹。报导刚终轩幕起,骤珠环翠额光交射。
歌一曲,定场乍。深耕冠盖农劳大。
又全民为钢而战,自成良冶。
体势如真描划尽,忽变绣衣弓架。
斜趁步红巾飘洒。刚健之中含婀娜,似游龙还似飞天者。
欢震屋,舞初罢。
在温暖的夜晚,明亮的灯下,聚集了千人,没有宾客之分,围坐在宽敞的大厅里。
乐器发出了新的回纥乐曲,绣制的帷幕缓缓降下。
我听到帷幕外流莺婉转的歌声,刚刚结束,帷幕便被拉起,瞬间灯光璀璨,似珠宝般闪烁。
一曲歌声响起,场面顿时静了下来。农民辛勤耕作,丰收在望。
大家都为了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冶炼之地。
舞者的身姿如同真实的画作,瞬间换上绣衣弓架的装束。
她们轻盈地迈步,红巾随风飘洒。刚健中透着婀娜,仿佛游龙,又似飞天的仙子。
欢呼声震动了房屋,舞蹈刚刚结束。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诗词作品著称,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常有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团演出的盛况,表现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团结的期许。诗中展现了丰富的视觉与听觉效果,反映出诗人在欣赏民族文化时的激动与赞美。
《贺新郎 观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团演奏》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作,通过对维吾尔族歌舞团演出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与和谐共处的景象。诗的开头便以“暖候明镫夜”引入,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聚集千人的盛况,显示出演出的热烈与人们的期待。随着乐曲的响起,诗人对音乐与舞蹈的描写细腻而生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演出的现场,感受到音乐的流动与舞者的灵动。
诗中不仅有对舞者形态的细致刻画,还有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赞美,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尤其在描写舞者时,诗人通过“刚健之中含婀娜”的对比,强调了维吾尔族舞蹈的刚劲与柔美,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融合的期待,显示出诗人对时代的关切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维吾尔族歌舞团的演出,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辛勤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民族的歌舞团?
诗中的“流莺声姹”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全民为钢而战”,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汪东的这首诗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前者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热情与活力,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与诗人的个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