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5:57
原文展示: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徐凝 〔唐代〕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白话文翻译:
黄帝的旌旗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片碧绿的石头高耸。 有时风卷起鼎湖的波浪,散开成晴天的雨点落下。 天地广阔,从古至今,仙境之地有多少人寻找。 来到这里只见到山的高低,却不知道湖的深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缙云山的景色,通过对黄帝传说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缙云山鼎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仙境传说的浪漫想象。诗中“黄帝旌旗去不回”一句,既表达了对黄帝传说的敬仰,也隐含了对仙境的向往。“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现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通过对山的高低和湖的深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缙云山鼎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传说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帝旌旗”象征着什么? A. 仙境和传说 B. 战争和征服 C. 和平与安宁 D. 自然的美景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B. 对仙境传说的向往 C.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D.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