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鹦鹉》

时间: 2025-07-31 13:51:17

诗句

毛羽曾经翦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3:51:17

原文展示

奉和鹦鹉 徐凝 〔唐代〕

毛羽曾经翦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鹦鹉的羽毛曾经被修剪过,留下了痕迹,它学会了人类的语言,能够谈论天气的冷暖。尽管它总是被关在金笼子里,但至少避免了在雨雪中飞行的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翦:修剪。
  • 暄寒:指天气的冷暖。
  • 任饶:尽管,即使。
  • 金笼阖:指装饰华丽的鸟笼。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鹦鹉的生活状态和特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徐凝在观察鹦鹉时,有感而发,通过鹦鹉的生活状态来反映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如自由与束缚的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首句“毛羽曾经翦处残”描绘了鹦鹉被修剪过的羽毛,暗示了其被驯化和限制的命运。第二句“学人言语道暄寒”则展示了鹦鹉的聪明和适应能力,它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甚至讨论天气,这既是一种生存技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适应。后两句“任饶长被金笼阖,也免栖飞雨雪难”则进一步强调了鹦鹉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避免了外界的恶劣环境,这种对比加深了诗歌的主题,即自由的代价和束缚的相对安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毛羽曾经翦处残”:描述鹦鹉的羽毛被修剪过,留下了痕迹,象征着其被驯化和限制的命运。
  2. “学人言语道暄寒”:鹦鹉学会了人类的语言,能够讨论天气的冷暖,展示了其聪明和适应能力。
  3. “任饶长被金笼阖”:尽管鹦鹉总是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但这是一种保护,避免了外界的危险。
  4. “也免栖飞雨雪难”:鹦鹉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避免了在恶劣天气中飞行的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鹦鹉的羽毛被修剪,比喻人类社会中的束缚和限制。
  • 拟人:鹦鹉能够学人言语,讨论天气,赋予了鹦鹉人类的特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鹦鹉的形象,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表达了即使在束缚中也能找到相对安全的生存方式的观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毛羽:象征鹦鹉的自然状态和自由。
  • 金笼:象征束缚和保护。
  • 言语:象征智慧和适应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毛羽曾经翦处残”暗示了什么? A. 鹦鹉的自然状态 B. 鹦鹉的束缚 C. 鹦鹉的智慧 D. 鹦鹉的适应能力

  2. “学人言语道暄寒”中的“暄寒”指的是什么? A. 天气的冷暖 B. 鹦鹉的心情 C. 人类的语言 D. 鹦鹉的羽毛

  3. 诗中“任饶长被金笼阖”表达了什么? A. 鹦鹉的自由 B. 鹦鹉的束缚 C. 鹦鹉的智慧 D. 鹦鹉的适应能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绝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徐凝的《奉和鹦鹉》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但前者通过鹦鹉的形象,后者通过登高的景象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查询

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 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 殷秀才求诗 送王閈归苏州 送刘寰北归 曲水寺枳实 酬濬上人采药见寄 登相国寺阁 送从弟赴上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渊秘 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桥归桥,路归路 逆天无道 水啮 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楚雨巫云 束贝含犀 金迷纸碎 行禅 旡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包含乍的成语 敛威 煞费心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