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时间: 2025-05-02 05:36:09

诗句

盛德方迎木,柔风渐布和。

省耕将效驾,击坏已闻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09

原文展示:

盛德方迎木,柔风渐布和。省耕将效驾,击坏已闻歌。

白话文翻译:

在德行盛大的时节,正好迎来春天的气息,柔和的春风逐渐吹拂开来。农民们开始休耕,准备迎接丰收的季节,田间的歌声已经传来,似乎在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

注释:

  • 盛德:指德行的盛大,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安定。
  • 迎木:迎接春天,木在此指春天的象征。
  • 柔风:温暖的春风,传递着和煦的气息。
  • 省耕:休耕,指农民暂时停止耕作以准备迎接新一季的耕作。
  • 效驾:效仿前辈,借指农民跟随传统进行耕作。
  • 击坏:指打破了沉默,传来了歌声。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省耕”与“效驾”可以看作是对春耕的期待与展望,这反映了农民对春天的热切期盼。而“击坏已闻歌”则暗示了农田里的歌声已在传来,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清明治国,文学上推崇古风,作品多以理学和历史为背景。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逐渐安定,农业兴旺之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和农民对丰收的期待。诗人在开篇通过“盛德”与“迎木”两句,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给人一种新生与希望的感觉。春风的柔和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接下来的“省耕将效驾”则说明了农民在春天的工作安排,暗示着勤劳与希望的结合,最后一句“击坏已闻歌”则是对丰收的美好预期,歌声象征着劳动的成果与快乐。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盛德方迎木”:在德行盛大的时节,春天也随之到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柔风渐布和”:温暖的春风开始吹拂,传递着和谐的气息。
    • “省耕将效驾”:农民们开始休耕,准备迎接新一季的耕作。
    • “击坏已闻歌”:田间的歌声已经传来,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温暖的气息,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和谐。
    • 对仗:诗中“盛德”与“柔风”、“省耕”与“效驾”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自然和人类劳动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田间歌声: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盛德”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农业的繁荣
    • B. 国家和社会的繁荣
    • C. 个人的品德
  2. “省耕”指的是什么?

    • A. 休息
    • B. 停止耕作
    • C. 新的耕作方式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战争的渴望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司马光的诗更侧重于农民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期待,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两者虽同为春天的题材,但情感基调和主题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其二 画堂春 其一 江城子 其一 松江别诗 舟中独酌 种橘 玉堂有感 雨后得月小饮怀赵天乐 闲行 酴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估堆儿 赌物思人 秘静 糹字旁的字 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远救 先吾著鞭 杞国忧天 彐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包含添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洁士 子字旁的字 杜渐防萌 箴赌 像模像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