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21
古来都邑美,孰与雒阳先。
况复元侯贵,兼之从事贤。
玦离横阙塞,珠曲逗伊川。
慰眼登临乐,送君空惘然。
自古以来,城市的美丽,谁能比得上洛阳呢?
更何况元侯的尊贵,以及他身边的贤士。
玦离山横亘在前,珠曲河水绕流于伊川。
观景的乐趣令人心慰,然而送别朋友时仍感空虚惆怅。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古代史学的杰出代表。司马光倡导儒家思想,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风格朴实而深刻。
《送王著作》创作于司马光与朋友王著作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洛阳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诗中提到的美景和贤士的存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际关系。
《送王著作》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开篇就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洛阳作为都城的美丽和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城市的赞美,也是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感慨。诗中“古来都邑美,孰与雒阳先”一句,通过反问的形式,突显了洛阳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元侯的尊贵和贤士的存在,进一步增添了洛阳的文化氛围。
“玦离横阙塞,珠曲逗伊川”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眼中的美丽风光,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这些景象也承载了他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情感。
最后的“慰眼登临乐,送君空惘然”则是情感的高潮,尽管眼前的景色令人愉悦,但送别之情却让人感到空虚和惆怅,情感复杂而深刻。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古人对友情与离别的深切理解,具有广泛的共鸣。
古来都邑美,孰与雒阳先
这句通过对比,强调洛阳的美丽,反问引导读者思考洛阳的独特性。
况复元侯贵,兼之从事贤
进一步论述洛阳的尊贵,不仅有地位高贵的元侯,还有从事于政治的贤士。
玦离横阙塞,珠曲逗伊川
描绘自然景色,玦离山和珠曲河构成了美丽的画面,展示了洛阳的地理景观。
慰眼登临乐,送君空惘然
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与享受,但同时送别的情感令他感到忧伤和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的美景描绘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美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惆怅,情感真挚而动人。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一种历史与现实、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诗中提到的古都是哪座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杭州
D. 南京
“慰眼登临乐”中的“登临”最接近的意思是什么?
A. 上山
B. 观景
C. 旅行
D. 登高
王之涣的《送别》同样描绘了送别情景,采用了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两首诗在主题上相似,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