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君之出矣二首》

时间: 2025-05-02 03:52:31

诗句

自君之出矣,龙香消宝衣。

思君共明月,千里奉光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31

原文展示:

自君之出矣,龙香消宝衣。思君共明月,千里奉光辉。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离开之后,珍贵的香气和华丽的衣裳都失去了光彩。我思念你,就像明月一样,千里之外也愿为你奉献光芒。

注释:

  •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之后。
  • 龙香:指珍贵的香气,可能暗指宫廷或贵族的香料。
  • 消宝衣:宝衣失去了光彩,比喻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或光彩。
  • 思君共明月:思念之情如同明月一般。
  • 千里奉光辉:即使相隔千里,也愿意为你奉献光芒,比喻深切的思念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典雅,情感深沉。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可能是在表达对国家或君主的忠诚与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远离家乡或亲人时所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可能是在政治动荡或国家危难之际,表达对君主或国家的忠诚与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自君之出矣,龙香消宝衣”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离别后的凄凉与失落。龙香和宝衣本是华丽之物,但在离别之后却失去了光彩,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伤。后两句“思君共明月,千里奉光辉”则运用了明月这一传统意象,将思念之情升华至超越时空的境界,表达了无论距离多远,思念之情始终如一的坚定与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君之出矣: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离别的背景。
  • 龙香消宝衣:通过具象的物品失去光彩,比喻离别后的失落与凄凉。
  • 思君共明月:运用明月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 千里奉光辉:强调即使相隔千里,思念之情依然如明月般明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之情比作明月,形象生动。
  • 对比:龙香和宝衣的失去光彩与明月的光辉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无论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是对君主或国家的忠诚,都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意象分析:

  • 龙香:象征珍贵与华丽,失去光彩则象征失落与凄凉。
  • 明月:传统意象,象征思念与忠诚,超越时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龙香消宝衣”比喻了什么? A. 离别后的失落与凄凉 B. 珍贵的香气和华丽的衣裳 C. 思念之情 D. 明月的光辉

  2. 诗中的“思君共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 B. 思念 C. 忠诚 D. 失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曹勋《自君之出矣二首》: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李白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而曹勋则更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元仓曹归广陵 沣上醉题寄涤武 郡斋感秋,寄诸弟 东郊 夜闻独鸟啼 七夕 答僴奴、重阳二甥(僴奴赵氏甥伉,重阳崔氏甥播) 送宣城路录事 简陟、巡、建二甥(卢氏生) 答冯鲁秀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枝木之冠 而字旁的字 绞杀 离乡别井 早作夜息 杀鸡吓猴 同产子 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君莫属 曰字旁的字 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蹶跌 首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和棋 炳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