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安久雨》

时间: 2025-05-02 18:46:27

诗句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

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

地车无住著,只拟上层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27

原文展示: 临安久雨 曹勋 〔宋代〕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 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 地车无住著,只拟上层台。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连续多日的雨水,当地人说是梅雨季节开始了。 只听见屋檐下的滴水声密集,却不见清晨的阳光出现。 衣服湿润得像是沾了汗水,台阶空荡荡的,任由苔藓生长。 地上的车子似乎无处停留,只想着登上高台。

注释:

  • 连朝雨:连续多日的雨。
  • 土人:当地人。
  • 入梅:指梅雨季节的开始。
  • 檐溜:屋檐下的滴水。
  • 晓光:清晨的阳光。
  • 衣润:衣服湿润。
  • 沾汗:沾湿如汗。
  • 阶空:空荡的台阶。
  • 长苔:苔藓生长。
  • 地车:地上的车子。
  • 无住著:无处停留。
  • 层台:高台。

诗词背景: 曹勋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梅雨季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雨季带来的湿润和阴郁,以及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连绵的雨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季的湿润和阴郁。诗中“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一句,巧妙地表达了雨水带来的压抑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晴朗天气的期盼。后两句“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进一步以衣物和台阶的湿润和苔藓生长,形象地描绘了雨季的潮湿和无人问津的寂寥。最后“地车无住著,只拟上层台”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这种环境,登上高台以期获得一丝晴朗的心情。

诗词解析:

  • 首句“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状况,引入了梅雨季节的主题。
  • 第二句“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通过对比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强化了雨天的阴郁和压抑。
  • 第三句“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运用拟人手法,将衣物和台阶的状态赋予了人的感受,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最后一句“地车无住著,只拟上层台”则通过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和对高处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檐溜:象征着连续不断的雨水,给人以压抑感。
  • 晓光:象征着希望和晴朗,与檐溜形成对比。
  • 衣润:象征着潮湿和不适。
  • 长苔:象征着无人问津和寂寥。

互动学习:

  1. 诗中“土人云入梅”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B

  2. 诗中“但闻檐溜密”表达了什么? A. 雨水的声音 B. 阳光的温暖 C. 风的吹拂 D. 鸟的鸣叫 答案:A

  3. 诗中“地车无住著”表达了什么? A. 车子的移动 B. 车子的停留 C. 车子的无助 D. 车子的渴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夜喜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了雨后的喜悦,而曹勋的《临安久雨》则表达了雨季的压抑和渴望晴朗的心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曹勋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延平剑潭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题别业(一作回别业留别郭中诸公) 题王明府郊亭 宿建溪中宵即事 观送葬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早秋登慈恩寺塔 读周太公传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御侮 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易子而食 穷尘 剪发待宾 水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交感神经 走字旁的字 宁息 烟火之警 闭合自责 采字旁的字 鹊驾银河 浓浓郁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