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

时间: 2025-05-02 07:47:23

诗句

春渐至。

雪染梅梢轻细。

试路新芜殊可喜。

冷云闲照水。

白苎今年不寄。

最好且寻幽会。

不怕清寒侵紫绮。

看灯同晚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7:23

原文展示:

谒金门 曹勋 〔宋代〕 春渐至。雪染梅梢轻细。试路新芜殊可喜。冷云闲照水。白苎今年不寄。最好且寻幽会。不怕清寒侵紫绮。看灯同晚醉。

白话文翻译:

春天渐渐到来。雪轻轻地染白了梅花梢。尝试走过新长出的草地,感到非常愉快。冷冷的云悠闲地映照在水面上。今年没有寄来白苎。最好去寻找一个幽静的地方相会。不怕清冷的寒气侵袭紫色的绸衣。一起看灯,晚上一同醉倒。

注释:

  • 雪染梅梢轻细:形容雪轻轻地覆盖在梅花梢上,形成细腻的景象。
  • 试路新芜:尝试走过新长出的草地。
  • 冷云闲照水:冷冷的云悠闲地映照在水面上。
  • 白苎:一种细麻布,这里可能指用白苎制成的衣物。
  • 紫绮:紫色的绸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到来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心情愉悦,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染梅梢、新草地、冷云照水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试路新芜殊可喜”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走过新长出的草地时的愉悦心情。而“不怕清寒侵紫绮”则显示了诗人不畏寒冷,愿意与友人共赏美景、共度时光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渐至:春天渐渐到来,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 雪染梅梢轻细:雪轻轻地覆盖在梅花梢上,形成细腻的景象。
  • 试路新芜殊可喜:尝试走过新长出的草地,感到非常愉快。
  • 冷云闲照水:冷冷的云悠闲地映照在水面上。
  • 白苎今年不寄:今年没有寄来白苎。
  • 最好且寻幽会:最好去寻找一个幽静的地方相会。
  • 不怕清寒侵紫绮:不怕清冷的寒气侵袭紫色的绸衣。
  • 看灯同晚醉:一起看灯,晚上一同醉倒。

修辞手法:

  • 拟人:“冷云闲照水”中的“闲”字赋予了冷云以人的悠闲状态。
  • 对仗:“雪染梅梢轻细”与“冷云闲照水”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雪染梅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雪与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
  • 新芜:新长出的草地,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冷云照水:冷云与水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染梅梢轻细”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花朵盛开 B. 雪覆盖在梅花梢上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B

  2. “试路新芜殊可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喜悦 D. 恐惧 答案:C

  3. 诗中“不怕清寒侵紫绮”显示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A. 胆小 B. 畏寒 C. 豁达 D. 忧郁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曹勋的《谒金门》与苏轼的《春夜喜雨》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曹勋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唱金缕(咸淳癸酉茶陵灯夕,时文文山为湖南提刑) 蝶恋花(已卯菊节得家书,欲归未得) 别江湖友人 界牌铺 开寿寺壁记 马城 题仁义寺 马城花窠 开寿寺壁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余钱剩米 气吞万里 言行相符 三点水的字 有一利即有一弊 三柱 鬲字旁的字 蜀刀 摩登伽女 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买山隐 辫发 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找麻烦 金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