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7:59
夜闻城中箫鼓
作者: 施枢 〔宋代〕
箫鼓喧天竞看灯,都民应喜见升平。
芳心自不同年少,细嚼梅花坐月明。
在夜晚,我听见城中传来的箫声和鼓声,大家都欢聚在一起看灯,人民应该都高兴地见到了太平盛世。
然而我的心情与年轻时不同,今夜我独自品味梅花,静坐在月光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施枢(生年不详-约1080年),字子安,号应庐,宋代著名诗人,作品多反映生活场景及个人情感,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宋代,恰逢社会安定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景象,表达对升平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夜闻城中箫鼓》通过对声响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人民的欢乐。第一句“箫鼓喧天竞看灯”迅速引入了节日的氛围,声音的热闹感几乎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接着,诗人以“都民应喜见升平”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大背景相结合,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逐渐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芳心自不同年少”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现今心态的反思。诗人在热闹的节日中感受到孤独,选择独自“细嚼梅花”,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拒绝,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月光下,梅花的清香与孤独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节日场景,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青春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在欢庆的表象下,个体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时间的流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箫鼓
c) 二胡
“芳心自不同年少”中“芳心”指的是:
a) 年轻时的心态
b) 对花的喜爱
c) 对生活的热情
诗人在月光下细嚼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孤独的接受
c) 对节日的厌倦
答案:1-b,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施枢的《夜闻城中箫鼓》在表现形式上更注重节日的喧闹和个人内心的孤独,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宁静与和谐的意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