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泉》

时间: 2025-05-06 01:08:31

诗句

水迹无增减,从知地有灵。

群鱼潜异窟,一芥纳沧溟。

济隐新留咏,超师旧讲经。

圣时调玉烛,龙睡不须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8:31

原文展示:

水迹无增减,从知地有灵。
群鱼潜异窟,一芥纳沧溟。
济隐新留咏,超师旧讲经。
圣时调玉烛,龙睡不须醒。

白话文翻译:

这片水域的水位没有增减,由此可以知道这片土地是有灵性的。
群鱼在不同的洞穴中潜游,一片小草也能包容深邃的海洋。
我在隐居的地方吟咏新作,超越了古代的讲经师傅。
在这个圣洁的时刻,调动着玉烛的光辉,龙也在梦中沉睡,不必惊醒。

注释:

  • 水迹:水的痕迹,指水位的变化。
  • 无增减:没有增高或降低,说明水位稳定。
  • :指土地或自然界的灵性。
  • 群鱼潜异窟:群鱼潜藏在不同的洞穴中,形容自然界的多样性。
  • 一芥纳沧溟:一片小草能包容深广的海洋,象征微小与宏大的关系。
  • 济隐:隐居的生活,指与世无争的状态。
  • 超师:超越古代的讲经师傅,意味着自己的见解或领悟更深刻。
  • 玉烛:象征光明与智慧。
  • 龙睡不须醒:龙象征着力量和尊贵,睡眠代表安宁,不必打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字懋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施枢隐居的时光,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一种融入自然、超越尘世的境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隐士文化兴起,诗人们常以隐居自得的生活态度来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

诗歌鉴赏:

《玉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开头两句,诗人以“水迹无增减”引入,暗示这片水域的灵性,水的稳定性象征着自然规律的恒久与和谐。接下来的“群鱼潜异窟”则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鱼群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反映了自然的多元性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而“一芥纳沧溟”一句则以小见大,表现了微小的事物也能包容浩瀚的世界,传达了一种谦逊的哲学。诗人自信地表述自己在隐居中所作的新诗,认为其内涵超越了古代的讲经师傅,表达了对个人创作的自信与对传统知识的超越。

最后两句“圣时调玉烛,龙睡不须醒”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调动玉烛的光辉象征着智慧与灵感,而沉睡的龙则象征着内在的力量与安宁,诗人希望在这种宁静中保持自我,不被打扰。

整首诗结合自然与内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视角,给人以启迪与思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水迹无增减,从知地有灵:水位保持不变,说明土地有灵性,暗示自然的安宁和稳定。
    2. 群鱼潜异窟,一芥纳沧溟:鱼在不同的环境中活动,小草能包容大海,表现自然的多样与包容。
    3. 济隐新留咏,超师旧讲经:自己在隐居中创作的新诗超越了传统的教义,体现了个人的独特见解。
    4. 圣时调玉烛,龙睡不须醒:在这个神圣的时刻,调动智慧的光辉,而沉睡的龙象征着内心的力量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草比作包容大海的意象,展示微小与宏大的关系。
    • 拟人:赋予水与土地以灵性,表现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济隐新留咏,超师旧讲经”,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个人创作的自信,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与灵性,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稳定。
  • :象征着自由与多样,表现自然界的丰富。
  • 一芥:象征微小与谦逊,体现包容的智慧。
  • 玉烛:象征智慧与神秘,代表光明的指引。
  • :象征力量与尊贵,代表内心的安宁与潜在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迹无增减”中的“水迹”指什么? A. 水的变化
    B. 水的痕迹
    C. 水的颜色
    答案:B

  2. “一芥纳沧溟”中的“一芥”象征什么? A. 大海
    B. 微小的事物
    C. 鱼群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着什么? A. 安宁
    B. 力量与尊贵
    C. 自然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鹿柴》
  2.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施枢的《玉泉》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但施枢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王维则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展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施枢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中的自然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送友人西上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势孤力薄 妆嫫费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才轻任重 三复斯言 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竹字头的字 包含胪的词语有哪些 扰袭 动人心脾 震气 事无巨细 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