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1
哀虢县令犹子箅 其二 张舜民 〔宋代〕
艰生数寸得能孤,满望亭亭百尺馀。 霜雪未零摧折去,不材何用腹心枯。
在艰难的环境中,仅数寸高的幼苗得以孤独地生存,满怀希望它能长成亭亭玉立的百尺大树。 然而,霜雪尚未降临,它却已被摧折,无用的它为何要让自己的内心枯竭呢?
作者介绍:张舜民,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哀悼某位官员的侄子,表达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不公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通过幼苗的成长与夭折,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首句“艰生数寸得能孤”描绘了幼苗在艰难环境中孤独生长的情景,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易。次句“满望亭亭百尺馀”则表达了作者对幼苗未来成长的期待,希望它能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后两句“霜雪未零摧折去,不材何用腹心枯”却突然转折,揭示了幼苗在逆境尚未到来时就已经夭折的悲剧,以及无用之物不应自寻烦恼的哲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艰生数寸得能孤”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幼苗在艰难环境中孤独生长 B. 幼苗在逆境中夭折 C. 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D. 幼苗在顺境中茁壮成长
诗中“霜雪未零摧折去”暗示了什么? A. 幼苗在逆境中茁壮成长 B. 幼苗在逆境尚未到来时就已经夭折 C. 幼苗在顺境中茁壮成长 D. 幼苗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诗中“不材何用腹心枯”表达了什么哲理? A. 无用之物不应自寻烦恼 B. 无用之物应自寻烦恼 C. 无用之物应顽强生存 D. 无用之物应茁壮成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