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2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24:10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作者:苏轼
玉堂给札气如云,
初喜湘累复佩银。
樊口凄凉已陈迹,
昔与张同游武昌樊口,
来诗中及之。
班心突兀见长身。
台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
江湖前日真成梦,
鄠杜他年恐卜邻。
此去若容陪坐啸,
故应客主尽诗人。
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自己在离开虢州时的感受。他在玉堂中收到信札,心情如同云彩般轻扬,最初因湘水的风景而感到欢喜,后来又因佩戴银饰而倍感愉悦。樊口的景象已然凄凉,留下了过往的痕迹,回想起曾与张舜民一同游玩武昌的樊口,感觉如同梦境一般。班心的身影在远处显得格外高大,台吏称御史立于此地为班心。江湖的往昔如今似乎都只是梦一场,未来在鄠杜相聚恐怕只能寄希望于邻里。这一次离去,希望能再聚时共饮豪饮,诗友之间尽情吟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开虢州时写给朋友的,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正值政治波动之际,苏轼身处逆境,情感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此诗充分展现了苏轼的深厚文采与独特情感。他以“玉堂给札气如云”开篇,不仅展示了自身的地位与荣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樊口的描绘,表达了对曾经游乐时光的怀念,充满了对朋友张舜民的思念。整体情感在欢喜与忧愁之间摇摆,表现出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江湖前日真成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苏轼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景物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最后一句“故应客主尽诗人”则传达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体情感基调在欢喜与忧伤之间徘徊,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樊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武昌
B. 鄠杜
C. 湘江
D. 玉堂
“江湖前日真成梦”中“梦”意指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过往的失落
D. 生活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班心”指代的是谁?
A. 苏轼
B. 张舜民
C. 御史
D. 台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