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茶灶》

时间: 2025-05-07 08:31:54

诗句

中坻出盘陀,曲突非刻画。

仙翁碾玉尘,盈瓯试春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4

原文展示:

中坻出盘陀,曲突非刻画。仙翁碾玉尘,盈瓯试春色。

白话文翻译:

在小岛的中央有一个茶灶,烟道弯曲而不刻意雕琢。仙人正在碾磨玉石般的茶粉,满满的茶杯中试探着春天的色泽。

注释:

  • 中坻:指小岛或小洲,表示地理位置。
  • 盘陀:形容茶灶的形状,像一个盘子,暗含茶灶的美观。
  • 曲突:指烟道的曲折,强调其自然的形态。
  • 仙翁:指神仙或年长的智者,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 碾玉尘:比喻碾磨茶叶,形容茶粉的细腻,如同玉石的粉尘。
  • 盈瓯:指装满的茶碗。
  • 试春色:指品尝春天的茶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简练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茶灶》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推崇茶文化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茶灶的情景,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茶灶》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茶道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开篇“中坻出盘陀”通过地理位置和形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曲突非刻画”则揭示出茶灶的自然之美,暗示一种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诗中“仙翁碾玉尘”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茶的制作过程,也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最后一句“盈瓯试春色”,不仅是对茶色的品尝,更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感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情,传达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诗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茶的崇尚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坻出盘陀:描绘一个位于小岛中心的茶灶,暗示茶事的幽静与雅致。
  2. 曲突非刻画:强调烟道的自然曲折,体现一种随性之美。
  3. 仙翁碾玉尘:通过仙人的形象,提升了茶的神圣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4. 盈瓯试春色:试探春天的色泽,意味着对生命的感悟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碾玉尘”,将茶粉比作玉尘,增加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前两句采用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茶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灶:象征着茶文化与生活的雅致。
  • 仙翁:代表着智慧与超凡的生活态度。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理位置是: A. 山顶 B. 中坻 C. 河边
  2. “曲突非刻画”强调了: A. 人工雕刻 B. 自然形态 C. 精致工艺
  3. 仙翁在诗中象征: A. 年轻人 B. 商人 C. 智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词对比:

《饮酒》与《茶灶》都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偏重于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而《茶灶》则通过茶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
  • 《李吕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葛郎中挽辞二首 其一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 和御制赏花钓鱼二首 信都公家白兔 叔孙通 台上示吴愿 臧仓 书定林院窗 句 其十八 次韵酬龚深甫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聚散浮生 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声出金石 武魄 包含瓷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妆盒 提土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追根求源 殚弱 捉襟见肘 火字旁的字 还山 恶草具 万里一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