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9 13:21:34

诗句

数峰碧巑岏,乌君成道山。

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34

原文展示:

数峰碧巑岏,乌君成道山。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閒。

白话文翻译:

几座青翠的山峰巍峨耸立,乌君山如同成道的圣地。对于仙人游踪难以探问,空留白云在此闲锁。

注释:

  • 数峰:几座山峰。
  • 碧巑岏:形容山峰青翠而险峻。
  • 乌君:指乌君山,或与某位道教人物相关。
  • 成道山:指成为道教圣地的山,象征修道成仙之地。
  • 仙游:仙人游踪,指神仙的活动。
  • 杳难问:难以探问,杳无音信。
  • 空锁:空留锁住,意指无用的留存。

典故解析:

“成道”与道教信仰有关,表达了对修道者的向往与敬仰;乌君山在道教文化中也有重要地位,常被视为仙人出没之地。诗中提到的“仙游”,反映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尊重,风格清新脱俗,常具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吕游览君山时,受到山水景色的启发,通过描绘山峦的巍峨与云雾的缭绕,表达了对道教文化以及仙人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君山的自然景色,融入了道教哲学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数峰碧巑岏”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气势,给人一种巍峨、苍翠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乌君成道山”则直接点明了这一自然景观的文化背景,将自然与道教联系在一起。最后两句“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閒”则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与对仙人踪迹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失落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李吕的诗歌魅力。

诗词解析:

  • 数峰碧巑岏:山峰的颜色和形态描绘出自然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
  • 乌君成道山:引入了道教元素,暗示这里不仅仅是自然风景,也是修行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 仙游杳难问: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对超脱的渴求。
  • 空锁白云閒:表现了一种无奈与空虚感,诗人虽身处美景,却难以触及心中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道教的圣地,增强了文化内涵。
  • 对仗:如“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閒”,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道教理想的向往,透出一种清幽的哲思,反映了人们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碧巑岏: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力量,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乌君山:作为道教的象征,代表着修行与超脱。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理想,实际上却是难以触及的幻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峰颜色是什么? A. 红色
    B. 碧色
    C. 黄色
    D. 黑色

  2. 诗中提到的“乌君山”与什么文化有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D. 民间信仰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吕的《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豪情壮志,而李吕则更倾向于抒发对道教理想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吕氏假山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 何处难忘酒十首 暨阳居四首 其四 慈竹 偶作 寄王正叔 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 吴江长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粉态 雀鼠之争 百凡待举 心痒难挠 武科 下官不职 封疆画界 物汇 髟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诛凶殄逆 精富 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