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6:07
送汤丞相帅会稽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淮岸春来罢夕烽,
君王奏凯大明宫。
守关岂但勤萧相,
分陕犹宜屈召公。
彩绶不妨龙衮贵,
绵衣真与故乡同。
政成更上平戎略,
归作麒麟第一功。
春天来临,淮岸的烽火已熄灭,
君王在大明宫中奏凯而归。
守关的责任岂止是萧相的辛勤,
分陕之地应该屈服于召公的智慧。
身佩彩绶的官员不必在乎龙衮的尊贵,
穿着绵衣的我与故乡的感情依然相同。
政策成功后,更应上升到平戎的策略,
归来后我将成为麒麟的第一功臣。
作者介绍:
韩元吉(生卒年不详),字伯英,号山隐,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的关注与对优秀官员的赞美。汤丞相即将出征,诗人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敬意与祝福。
《送汤丞相帅会稽》是一首抒情且富有历史背景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官员的期待与寄托。开篇以“淮岸春来罢夕烽”引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和平的恢复,烽火的熄灭使得整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而“君王奏凯大明宫”则将诗歌的背景设定在一个胜利的时刻,表现出国家的繁荣昌盛。
接下来的几句提及守关的萧相与召公的智慧,表明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在于人才的选拔与运用。诗人强调,身居高位的官员不必在意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应注重内心的归属感和对故乡的情怀。最后两句“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则意在表达诗人对汤丞相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平定战乱后,取得卓越的功绩。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合了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对官员的崇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对优秀官员的尊重与祝福,强调内心的情感与归属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及的“萧相”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召公
B. 萧何
C. 李白
“彩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荣誉与地位
C. 战争
诗中提到的“麒麟”象征着什么?
A. 祥瑞的动物
B. 战争的胜利
C. 平民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