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陈道通见和再答》

时间: 2025-05-02 03:56:45

诗句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6:45

原文展示: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

白话文翻译:

一张简陋的床和竹制的几案仅能容纳我这瘦小的身躯,静静地坐着,从未有过杂乱的客人。 我最喜欢那短墙,它能够映照着雪景,我自己裁剪新的帖子,写着适合春天的文字。 闭门不出,我怎敢自称高士,但若有酒,我仍能做主人招待。 我特别珍视那梅枝,它似乎特别懂得我的心意,深夜里,它与月光一同照亮我的清贫生活。

注释:

  • 匡床:简陋的床。
  • 竹几:竹制的几案。
  • 杂宾:杂乱的客人。
  • 短墙:矮墙。
  • 新帖:新写的帖子或书信。
  • 宜春:适合春天的文字。
  • 高士:指品德高尚、隐居不仕的人。
  • 梅枝:梅花枝,象征坚韧和清高。

典故解析:

  • “闭门敢遂称高士”:此句表达了作者虽闭门不出,但自认为品德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珍重梅枝偏会意”: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此处梅枝似乎能理解作者的心意,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人、画家、书法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人称道。此诗反映了作者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对清贫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此诗是文徵明对友人陈道通的和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匡床竹几仅容身”一句,即展现了作者生活的简陋,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爱短墙堪映雪”和“珍重梅枝偏会意”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文徵明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匡床竹几仅容身”:描述了作者简陋的生活环境,但“仅容身”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2. “静对何曾有杂宾”:表达了作者独处时的宁静,没有杂乱的客人打扰。
  3. “最爱短墙堪映雪”:通过“短墙”和“雪”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4. “自裁新帖写宜春”:展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创作活动。
  5. “闭门敢遂称高士”: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6. “得酒还能作主人”:显示了作者即使在简朴生活中也能自得其乐。
  7. “珍重梅枝偏会意”:以梅枝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珍视。
  8. “夜深和月照清贫”:通过“夜深”和“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珍重梅枝偏会意”中的梅枝比喻高洁品格。
  • 拟人:如“珍重梅枝偏会意”中的梅枝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表达,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匡床竹几:简陋的生活环境,象征作者的清贫。
  • 短墙映雪:自然美的欣赏,象征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满足。
  • 梅枝:高洁品格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匡床竹几仅容身”一句,描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环境? A. 豪华 B. 简陋 C. 宽敞 D. 舒适

  2. “珍重梅枝偏会意”中的“梅枝”象征什么? A. 坚韧 B. 富贵 C. 柔弱 D. 平凡

  3. 诗中“闭门敢遂称高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世俗 C. 热衷社交 D. 安于现状

答案:

  1. B. 简陋
  2. A. 坚韧
  3. B. 超脱世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的《把酒对月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 祝允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文徵明的《陈道通见和再答》与唐寅的《把酒对月歌》: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但文徵明的诗更注重表达高洁品格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全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文书画作品,是研究文徵明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徵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其诗歌的深层含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芳信 同嘿园丈策六游李氏园。绯杏连林,春韶正丽,裴𧙪花下,倚此赏之 探芳信 探芳信 江村送别 探芳信 重过宝应城北旧居,景物荒寒,泫然欲涕,抚玉田西泠春感韵 探芳信 春饼,和倬盦韵,仍同四声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探芳信·庚午清明林子有招飞翠轩看杏花 探芳信 烘豆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探芳信·送故人出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难伸之隐 赘调 一坐皆惊 包含净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奇绩 齒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刺谒 饥附饱飏 殚精竭思 害群之马 克字旁的字 压山 条贯部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