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6:17
庆清朝 赠别黄俞邰,用张玉田韵
柳暗莺帘,雨飞花幔,鹤头催渡桑乾。
墨庄万卷,杖藜何处寻欢。
早见荼蘼压架,画栏已不是春寒。
莫岑寂,看蜀江笺纸,绵竹题残。
忽漫相逢是别,软红尘京洛,古调谁弹。
灯船节近,箫鼓烟月吹还。
隔浦酒人都散,閒云一抹旧钟山。
更须记,曲桥流水,门掩松间。
柳树遮蔽、莺鸟悠鸣,雨水打湿了花帘,白鹤催促着渡船过桑干河。
满屋的书卷累积如山,手杖该去何处寻欢乐呢?
早已看到荼蘼花压倒了架子,画廊里已不是春寒的景象了。
别再沉默寡言,看看蜀江的笺纸,绵竹的题字已然残缺。
忽然相遇就成了别离,细腻的红尘在京洛,古老的曲调又有谁在弹唱?
灯船的节日临近,箫声和鼓声在烟雾与月光中吹奏着。
隔着河岸,酒客们都已散去,闲云一抹,映照着旧钟山。
更应记住,那曲桥流水,门前松树掩映之间的情景。
沈皞日,清代诗人,擅长于词、诗创作,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送别好友黄俞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与即将到来的别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首诗在意象塑造和情感表达上都极具特色。诗的开头以“柳暗莺帘”引入,生动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别离的感慨。通过“忽漫相逢是别”,表达了人生相聚相离的无常,令人深思。
“灯船节近,箫鼓烟月吹还”,则转而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最后以“曲桥流水,门掩松间”结束,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呼应了诗中对友谊的珍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和离别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柳暗莺帘”中的“柳”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灯船节近”是指什么?
“忽漫相逢是别”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