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5:38
早年困胡虏,惊痛失方寸。
居常虽勉勉,临事輙闷闷。
作字每误墨,裁诗或失韵。
老来疾益侵,薾然谁可论。
我年轻时曾受到胡虏的困扰,心中惊恐,失去理智。
虽然日常生活中勉强维持,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感到烦闷。
写字时常常出错,作诗时也难以保持韵律。
年纪渐长,病痛愈加严重,谁又能和我谈论呢?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胡虏”一词可以联系到历史上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事件,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痛苦。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多次战乱,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曹勋的诗风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身心俱疲,面对病痛与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的感慨与对当下的无奈。
本诗透过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早年困胡虏”,这不仅是对外敌的描述,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诗中“惊痛失方寸”一语,点明了在外部压力下,个体所体验到的心理崩溃。
随着年岁的增长,曹勋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衰老,更是创作灵感的枯竭。词句“作字每误墨,裁诗或失韵”展现了他对昔日才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艺术创作的困境与心理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作者从年轻时的困扰,到老来身体不适的变化,情感层次丰富,给人以深思。同时,诗的结尾“薾然谁可论”更是将个人的孤独与无助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创作的艰难,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
“失方寸”在诗中意为:
诗人对自己老年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