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4-30 19:25:38

诗句

早年困胡虏,惊痛失方寸。

居常虽勉勉,临事輙闷闷。

作字每误墨,裁诗或失韵。

老来疾益侵,薾然谁可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5:38

原文展示

早年困胡虏,惊痛失方寸。
居常虽勉勉,临事輙闷闷。
作字每误墨,裁诗或失韵。
老来疾益侵,薾然谁可论。

白话文翻译

我年轻时曾受到胡虏的困扰,心中惊恐,失去理智。
虽然日常生活中勉强维持,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感到烦闷。
写字时常常出错,作诗时也难以保持韵律。
年纪渐长,病痛愈加严重,谁又能和我谈论呢?

注释

  • 胡虏:指北方少数民族,常常侵扰中原地区,代表了外敌的威胁。
  • 失方寸:失去理智,失去镇定。
  • 勉勉:勉强,形容心情不愉快。
  • 临事:面对事情、面对困难。
  • :每次。
  • 作字每误墨:写字时常常会出错,墨水用错。
  • 裁诗:作诗。
  • 薾然:形容病痛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胡虏”一词可以联系到历史上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事件,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多次战乱,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曹勋的诗风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身心俱疲,面对病痛与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的感慨与对当下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透过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早年困胡虏”,这不仅是对外敌的描述,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诗中“惊痛失方寸”一语,点明了在外部压力下,个体所体验到的心理崩溃。

随着年岁的增长,曹勋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衰老,更是创作灵感的枯竭。词句“作字每误墨,裁诗或失韵”展现了他对昔日才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艺术创作的困境与心理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作者从年轻时的困扰,到老来身体不适的变化,情感层次丰富,给人以深思。同时,诗的结尾“薾然谁可论”更是将个人的孤独与无助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早年困胡虏,惊痛失方寸:年轻时受到外敌的侵扰,内心惊慌失措。
    • 居常虽勉勉,临事輙闷闷:日常生活中勉强维持,但面对事情时感到烦闷。
    • 作字每误墨,裁诗或失韵:写字时常常出错,作诗时也难以保持韵律。
    • 老来疾益侵,薾然谁可论:年纪渐长,病痛愈发严重,感到孤独无助。
  •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轻时的困扰与老年时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通过“失方寸”等表达心理的极端状态。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创作的艰难,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胡虏:象征外部压迫与动荡。
  • 方寸:代表内心的宁静与理智。
  • :象征艺术创作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创作的艰难。
  • :代表诗歌的美与和谐,体现了创作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北方少数民族
    • C. 南方民族
  2. “失方寸”在诗中意为:

    • A. 失去理智
    • B. 失去方向
    • C. 失去时间
  3. 诗人对自己老年的感受是:

    • A. 忧虑与无奈
    • B. 喜悦与满足
    • C. 恐惧与愤怒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人生与情感的思考。
  • 《登高》杜甫:展现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曹勋与李白的作品都反映了对个人经历的深刻思考,但曹勋更多地关注内心的烦恼与生活的艰难,李白则常常表现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宫词一百首 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白水浦怀王建宁 宫词一百首 豆卢划田园帖赞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其一 张长史春草三帖赞 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 其一 林文节参候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抱冰公事 永志不忘 包含删的词语有哪些 嘻哈 中废 纤介之祸 竹字头的字 玉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骥服盐车 摘开头的成语 创新 人心齐,泰山移 黑眼定心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