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妇艳歌》

时间: 2025-04-30 19:35:56

诗句

大妇织云锦,中妇绣鸳鸯。

小妇独无事,对镜理红妆。

良人幸安坐,帐暖自添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5:56

原文展示:

三妇艳歌
作者: 曹勋 〔宋代〕

大妇织云锦,中妇绣鸳鸯。
小妇独无事,对镜理红妆。
良人幸安坐,帐暖自添香。

白话文翻译:

大嫂在织云锦,中嫂在绣鸳鸯。
小妹无事可做,对着镜子梳理红妆。
丈夫安坐在一旁,暖帐里香气四溢。

注释:

  • 大妇:大嫂,指家中年长的女性。
  • 中妇:中嫂,指家中年纪较轻的女性。
  • 小妇:小妹,指家中年轻的女性。
  • 云锦:一种华丽的丝织品,常用于服装和装饰。
  • 鸳鸯:象征夫妻和美的图案,常见于刺绣。
  • 红妆:指女性的妆容,尤其是用于喜庆场合的妆饰。
  • 良人:指丈夫。
  • 帐暖:指温暖的帐篷或床榻,形容居住环境的舒适。
  • 添香:指散发香气,表示生活的温馨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子华,号东坡,宋代人。他以工笔细腻、描写生动的诗作闻名,尤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和女性的情感。

创作背景: 《三妇艳歌》创作于一个描绘家庭和谐生活的背景下,表现出诗人对女性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家庭幸福的赞美。

诗歌鉴赏:

《三妇艳歌》通过三位女性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大妇和中妇各自忙碌于手工艺,展示了她们的巧手和对家庭的贡献。而小妇则在镜前独自打扮,反映出她对美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温情,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场景,丈夫的安坐与温馨的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了和谐的气氛。诗中没有明显的冲突与矛盾,反而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安宁与满足的情感。

曹勋在诗中使用了对仗和生动的意象,使得画面感极强,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温暖的氛围。诗歌不仅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同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妇织云锦:描绘大嫂在进行华美的织锦工作,象征着家庭的富裕。
  2. 中妇绣鸳鸯:中嫂在绣鸳鸯,寓意夫妻和美,表现了家中温馨的关系。
  3. 小妇独无事:小妹在一旁无事可做,反映她的闲暇与生活的宁静。
  4. 对镜理红妆:小妹面对镜子,梳理妆饰,表现出对美的向往与自我修饰。
  5. 良人幸安坐:丈夫在一旁安坐,体现出家庭的安定。
  6. 帐暖自添香:温暖的帐篷中,香气四溢,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大妇”与“中妇”,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云锦与鸳鸯,分别代表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美好,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和谐的家庭生活,赞美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她们对家庭幸福的贡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锦:象征富贵与繁华。
  2.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3. 红妆:象征青春与美丽。
  4. :象征温暖和愉悦的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妇在做什么?

    • A. 绣鸳鸯
    • B. 织云锦
    • C. 梳理红妆
  2. 小妇对着镜子做什么?

    • A. 绣花
    • B. 理红妆
    • C. 织布
  3. 诗中提到的“良人”指的是谁?

    • A. 妻子
    • B. 丈夫
    • C. 父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生活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对比

  • 可与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王维的诗描绘自然之美,而《三妇艳歌》则聚焦于家庭生活的温情,展现了不同的美学取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曹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的美学与文化内涵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居秋夕 桂村 关山月 孤山访郑渭滨不值 赣上思亲 感兴 赋江郊渔弋 东山彭泽 邓郁 村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焦唇敝舌 循规蹈矩 豕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面从心违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乔龙画虎 大字旁的字 思患预防 鼓字旁的字 九区 耳闻目览 卤字旁的字 热点 皮丝 包含褐的词语有哪些 池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