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绿水曲》

时间: 2025-05-04 03:36:57

诗句

春光有馀辉,入水可揽结。

予亦淡荡人,照影空明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57

原文展示

绿水曲
春光有馀辉,入水可揽结。
予亦淡荡人,照影空明灭。

白话文翻译

春光依旧灿烂,照进水中可以捕捉到它的影子。
我也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映照在水面上时影子时明时灭。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光:春天的阳光,象征生机与活力。
  • 馀辉:剩余的光辉,说明春天的光照仍然强烈。
  • 淡荡:形容人性情淡泊、宁静,不被外物所扰。
  • 照影:映照出的影子,表达一种自我反思与内省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淡荡”一词常见于古代文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子良,号元皓,宋代诗人。曹勋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情感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绿水曲》创作于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折射出他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绿水曲》以春光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首句“春光有馀辉”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明媚,也暗示着一种无尽的生机和希望。接下来的“入水可揽结”,则将春光与水面相结合,表达了自然之美的流转与变幻,水面上的光影仿佛在与人对话,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

诗中“予亦淡荡人”一句,更是诗人自我身份的确认,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让他与周围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照影空明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瞬息万变的生命哲学,正如光影的变幻,人生亦是如此,充满了不确定与变化。

整首诗在意象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春光与水影交融,淡泊的人生哲学与自然的生机相辅相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光有馀辉:春天的阳光依然灿烂,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入水可揽结:阳光投射到水中,可以捕捉到光的形态,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把握。
  • 予亦淡荡人:我也是一个追求淡泊宁静的人,表现出诗人自我认同的态度。
  • 照影空明灭:水中的影子时明时灭,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比作生命的活力,与水面上的光影形成对比。
  • 拟人:春光与水面之间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具有生命力。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追求淡泊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希望与生命力。
  • :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代表内心的自省与反思,具有哲学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绿水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曹勋
    C. 杜甫

  2. 诗中“淡荡”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宁静
    C. 热情奔放

  3. 春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绝望
    B. 生机与希望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勋的《绿水曲》更为直接地表现了自然的美与个人的情感,而王维则通过更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深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异,前者更加简练明快,后者则稍显悠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 浣溪沙·菊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沙糖 山字旁的字 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追趋逐耆 封峦 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昭告 包含端的成语 桴鼓相应 蓬莱池 千里不绝 靑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绳床瓦灶 学海无涯 执牛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