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2:07
菩萨蛮
作者: 杨泽民 〔宋代〕
吟风敲遍阑干曲。
极目澄江千顷绿。
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
床头醅正发。
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
可堪霜信寒。
在微风中轻声吟唱,敲响了曲阑的节奏。
远望水面广阔如千顷的绿色。
长笛声伴着小船划水,
有人倚着楼阁发出一声叹息。
床头的酒正酿成,
帐幕下的人如雪般白皙。
在这月色下的夜晚,
真让人堪忧这寒冷的霜信。
杨泽民,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之美,常融入深刻的哲思。
此诗创作于一个夜晚,诗人在楼阁上眺望江水,听着悠扬的笛声,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流露出对人事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思索。
《菩萨蛮》是一首典雅隽永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感。作品开头以“吟风敲遍阑干曲”引入,声调轻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阑干的细腻与江水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自然的浩瀚,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长笛下扁舟,一声人倚楼”,通过音乐与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音乐响起,船轻轻划过,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心灵的共鸣。此时,诗人恰好倚楼而立,似在思考人生的哲理,带有一丝惆怅。
“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这两句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床头的美酒正在发酵,暗示着生活的希望与期待;而帐下的人则如雪般的纯洁,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奈的距离。
最后两句“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将全诗推向高潮,月色的宁静与霜寒的凄凉交织在一起,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引发了对人事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审美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对孤独与美好人际关系的感慨。诗人在宁静的夜晚,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阑干”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桌子
B. 楼阁的栏杆
C. 河岸
诗中用来形容“人”的词语是什么?
A. 如花
B. 如雪
C. 如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可以将杨泽民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女性的细腻感受,而杨泽民则体现了更为深邃的哲思与孤独感,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