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8:23
作者: 杨泽民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
馀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
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
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
但双去并来,漫索幽恨,枕单衾独。
仙郎去又速。料今在何许停双毂。
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
纤遇又鱼客,难尽写别来心曲。
媚容幸倾城国。今日何事,还又难分麰菽。
寸心天上可烛。
渐渐的春雨带来了生机,夏风轻拂着,垂柳在芳香的房屋旁摇曳。
地上仍满是花朵,吸引着蜜蜂与蝴蝶嬉戏,轻轻飞舞,轻触花瓣。
院子深沉,窗帘静谧,苍白的月光偶尔敲打着疏落的竹子。
新来的燕子在雕梁上欢快地呢喃,似乎曾经相识。
但无论是双双的离去还是归来,心中总是漫漫幽恨,独自枕着单薄的被子。
仙郎匆匆离去,不知现在何处停留。
任凭梦想频繁地登上台榭,依靠着栏杆,水云千里流荡,视线空落。
再次遇见的往往是渔客,难以尽述分离后的心曲。
美丽的容颜虽倾城倾国,然而今日为何事,仍然难以分开这粗茶淡饭。
心中的思念如天上的明烛。
作者介绍: 杨泽民,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冷暖,情感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春夏交替之际,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夏之交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利用“渐雨”、“风清”、“垂柳”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显孤独的环境。尤其是在描写院宇深沉、帘栊寂静时,诗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静谧,似乎在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中的“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一语,既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欣喜,也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来,虽亲近却又难以长久。结尾部分则将思念与生活的琐碎结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思考,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细腻,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眷恋,反映了生活的无常与人心的复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渐雨”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双去并来”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寸心天上可烛”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