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7:46
荆璞虽未琢,须成圭璧珍。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
抱此材质良,识真岂无人。
荐进忧禁严,持美以效君。
永为廊庙器,陋彼瑚琏陈。
胡然久贤劳,展骥沧海滨。
这首诗表达了即使是未经过雕琢的荆璞,也终将成为珍贵的圭璧;即使是未曾被弦乐演奏的桐树,也必将发出和谐的音乐。作者认为,尽管这材质固然良好,能够识别真正美好的人又有多少呢?面对严格的推荐与进用,应该持有美德来效忠于君主。诗中还提到,理应永远成为朝廷的器物,而不应被那粗陋的瑚琏所比拟。长久以来的贤良与苦劳,犹如展翅的骏马,奔向浩瀚的海滨。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风简洁而有力,常常以对比手法强调人们的潜力与社会对才俊的期待。
这首诗写作于卫宗武对朋友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才被重用的期盼。时代背景下,士人们普遍追求功名和社会地位,诗中所反映的对人才的珍视与期盼,恰恰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抱负。
《送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未被发掘的潜力与才能,强调了每个人都具备成为优秀人才的可能性。开篇以“荆璞虽未琢,须成圭璧珍”引入,强调未经过雕琢的美玉,最终也能化为珍贵之物,暗示在社会中,经过努力与机会,人才终将被发现与重用。接下来的“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则进一步传达了同样的思想,强调每个人的潜力需要适当的环境与机会来展现。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而富有节奏感,字句间的对仗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不少韵味。此外,诗中“荐进忧禁严,持美以效君”的表达,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推荐机制的理解与对忠诚的追求,展现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尾处“胡然久贤劳,展骥沧海滨”则是全诗的升华,象征着理想的实现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是一种对社会人才的深思与期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的珍视与期盼,强调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呼唤社会对人才的认可与重用。
荆璞与圭璧的关系是:
a) 反义
b) 同义
c) 比喻关系
诗中提到的“峄桐”象征:
a) 成熟的才能
b) 未被发掘的潜力
c) 无用的东西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友情的珍惜
b) 对人才的珍视与期盼
c) 对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