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画轴卷后》

时间: 2025-05-06 01:43:17

诗句

林阜玉参差,寒乌千万斯。

直疑飞绕处,错认月明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17

题画轴卷后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原文展示:

林阜玉参差,寒乌千万斯。
直疑飞绕处,错认月明枝。

白话文翻译:

山林高低错落如玉,成群的寒乌在其中飞翔。
我直以为它们在空中飞舞,错把它们当成了月光洒下的树枝。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阜: 指山林的高低起伏。
  • 玉参差: 用“玉”来形容山林的美丽和精致,“参差”指高低不齐。
  • 寒乌: 指寒冷的乌鸦,可能暗示冬季或秋季的寒冷气息。
  • 千万斯: “斯”在这里是指数量多,意为“很多”。
  • 直疑: 直觉上认为,或直接怀疑。
  • 飞绕处: 指飞翔的地方。
  • 错认: 错误地认作。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作著称,风格以清新、细腻见长,常常描绘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山水画卷之后,诗人通过对画作的感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体现出宋代文人对山水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林的美丽与自然的神秘。开头的“林阜玉参差”形象地描绘了山的轮廓,仿佛在说这些山如同嵌满玉石的宝座,既美丽又充满生机。接下来的“寒乌千万斯”则将自然中的生命引入画面,成群的乌鸦在林间穿梭,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动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与环境的变化。

“直疑飞绕处,错认月明枝”的描写更是将诗意推向了高潮。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错觉,乌鸦的飞翔被误认为是月光照射下的树枝,既展现了自然的迷幻,又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这种错认的感觉,仿佛让人意识到自然与心灵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画作引发的思考,促使读者反思自己与自然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远的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阜玉参差
    描绘高低起伏的山林,形容如同玉石般的美丽。
  2. 寒乌千万斯
    形容成群的寒鸦,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3. 直疑飞绕处
    表达诗人对乌鸦飞舞的观察。
  4. 错认月明枝
    反映出诗人的错觉,误将乌鸦看作树枝,充满想象和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玉”比喻山的美丽。
  • 对仗: “寒乌”与“千万斯”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林阜: 象征自然之美,体现山的雄伟。
  2. 寒乌: 代表生命的存在,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3. 月明: 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带有梦幻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寒乌”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季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D. 夏天的热烈
    答案: A

  2. 填空题:
    诗中“林阜玉参差”描绘了__的美丽。
    答案: 山林

  3. 判断题:
    诗人将乌鸦视为月光照射下的树枝,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答案: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卫宗武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但王维更倾向于哲理性和禅意,而卫宗武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汴梁公廨西楼二首 其二 汴梁公廨西楼二首 其一 潼关 辋川 雨中 书州驿壁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 游天衣寺 梦后自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岐伯 附郭 歆鉴 睚眦之嫌 情意绵绵 兀字旁的字 感慨激昂 乡里不通 卝字旁的字 渒洪 包含菇的词语有哪些 芒寒色正 韭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从宦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