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46
原文展示:
秋夜和月山韵 黄庚 〔宋代〕 寒夜残灯照客愁,衾单添尽鹔鹴裘。 半窗明月三更梦,一枕西风两鬓秋。 吟骨棱棱宽带眼,归心切切望刀头。 何时束箧家山去,独驾柴车访伯休。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秋夜,残余的灯光映照着旅人的忧愁,单薄的被褥上加盖了珍贵的鹔鹴裘。 半开的窗户透进明亮的月光,仿佛是三更时分的美梦,一枕西风吹过,仿佛两鬓已染秋霜。 吟咏之间,骨骼似乎更加棱角分明,衣带渐宽,归乡的心愿迫切如同望着刀尖。 不知何时才能收拾行囊回到家乡,独自驾着柴车去拜访隐士伯休。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反映了作者在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作者可能因客居他乡,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从而引发了对家乡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寒夜残灯”、“半窗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衾单添尽鹔鹴裘”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贫困,又暗含了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吟骨棱棱宽带眼”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思乡而消瘦的形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孤独和贫困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鹔鹴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珍贵的皮衣 B. 一种普通的衣物 C. 一种鸟的羽毛 D. 一种植物的名称
诗中“归心切切望刀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家乡的迫切思念 C. 对贫困的无奈 D. 对岁月的感慨
诗中“吟骨棱棱宽带眼”描绘了作者的什么形象? A. 消瘦和坚定 B. 富裕和满足 C. 年轻和活力 D. 快乐和无忧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