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40
翰墨文章妙若神,
风流谈笑绝纤尘。
才华最盛东西蜀,
闻望相高一二人。
清夺峨眉千岁雪,
丽如锦水万花春。
我生不识东坡老,
犹及颐庵见后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黄倅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翰墨和文章的才华如同神明般出众,谈笑风生之间没有丝毫的矫饰。作者认为在才华上,东西两地的名士中,黄倅是最杰出的。他的声望和才华如同峨眉山上的千年积雪般清晰明亮,如同锦水边的万花春色般美丽。尽管我没有见过东坡(苏轼)老前辈,但也能在颐庵(苏轼的后身)中感受到他的风采。
作者介绍:赵鼎,字希鹄,号竹溪,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以清新脱俗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赵鼎与黄倅相识之际,表达了对黄倅才华的赞扬和友谊的寄托。黄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在当时文学圈内享有很高的声望,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其的崇敬之情。
《酬赠黄倅》是赵鼎为赞美同道好友黄倅而作,整首诗流畅而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高敬意。开篇以“翰墨文章妙若神”引入,直接点明黄倅在文学上的非凡才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的“风流谈笑绝纤尘”则进一步描绘了黄倅的人格魅力,既有风度又不失清新自然,令人心生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才华最盛东西蜀,闻望相高一二人”,表现了诗人对于当时文人雅士的评价,表明黄倅在文坛中举足轻重的位置。这里的“东西蜀”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多的是对才能的广泛认可与赞美。
“清夺峨眉千岁雪,丽如锦水万花春”则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来衬托黄倅的才华与风采,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激荡。最后两句提到“我生不识东坡老,犹及颐庵见后身”,表达了作者未能亲见苏轼,但通过黄倅的才华和风采感受到东坡的伟大,充分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传承。
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人才的赞美,也体现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和文化传承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清夺峨眉千岁雪”),对仗工整(如“风流谈笑绝纤尘”与“才华最盛东西蜀”),增强了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风范的向往和对前辈的敬仰,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文化传承。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才华与人格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坡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清夺峨眉千岁雪”中的“峨眉”指的是?
诗中表达了对黄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赵鼎与苏轼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文人精神的追求,但赵鼎的作品更聚焦于个人的崇敬与传承,而苏轼则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