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43:42
原宪贫非病,渊明懒是真。
诗留百年债,酒占四时春。
泉石高凉地,祠官自在身。
叨蒙有如此,何以效涓尘。
原宪的贫穷并不是病,陶渊明的懒散才是真正的状态。
诗歌留给我百年的负担,酒却让我在四季中享尽春意。
泉水和山石是我清凉的住所,做个祠堂的官员让我自在无拘。
得到了这样的生活,我又怎能去效仿微不足道的尘埃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字惟贞,号澹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清白之风和忠诚之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鼎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深刻体悟。在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背景下,他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赵鼎的《东轩即事二首 其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喻,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生活理想和艺术创作中的内心挣扎与思考。开头两句以原宪和陶渊明为例,强调了物质贫乏并非真正的缺陷,而懒散的心态才是人们应该反思的。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对诗歌的负担,仿佛诗歌成了一种无形的债务,令他在创作中感到沉重。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自我解放,泉水与山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高洁、清凉的境地,仿佛在说尽管生活艰难,但心灵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归宿。最后一句“叨蒙有如此,何以效涓尘”更是抒发了诗人对现世的淡泊与对微小事物的无视,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意味深长,情感上真挚而深刻,展现了赵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在动荡的社会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艺术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生命价值。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测试:
原宪是哪个时期的名士?
A. 春秋
B. 汉代
C. 唐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苏轼
“诗留百年债”中的“债”有什么含义?
A. 负担
B. 债务
C. 责任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