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0:25
彩箑云窗,少年事凭谁与说。又还是堆盘筒粽,楚乡时节。桃印乍悬应辟恶,兰汤浴罢浑忘热。但高歌一曲望湘人,心悽切。长命缕,曾为结。轻柔腕,真疑雪。自榴裙题后,信音都绝。黍梦未回菰已老,梅风才到蒲堪折。祇凉蟾一缕似当时,情怀别。
在彩色的窗帘下,回忆起少年时的事情,谁能与我倾诉呢?还是那时节,端着盘子吃着粽子,回忆起楚乡的风味。桃花的印记刚刚挂上,似乎能驱散恶运,兰花的香汤洗过,竟然忘记了炎热。然而,我只能高歌一曲,遥望湘水边的人,心中感到无比的悲伤。长命缕曾为我结下情缘,轻柔的手腕,真的像雪一样洁白。自从在榴裙上写下信音后,彼此的声音便已绝响。梦中还未回过神,菰米已渐渐老去,梅花的清风才刚到,蒲草正好可以折下。唯有那一缕清冷的月光,似乎仍旧如当年,情感依旧是那样的分离。
黄侃(1865-1935),字伯思,号天柱,晚号隠叟,生于清末,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文学和哲学。他的诗风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满江红》写于黄侃的晚年,正值个人经历的回顾与思考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变迁带来的情感冲击。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描绘了一个充满回忆的场景,色彩斑斓的窗帘下,少年时的快乐时光仿佛又浮现眼前。然而,这样的快乐已经成为过去,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无奈。他用“桃印乍悬”和“兰汤浴罢”这样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叹。接下来的“高歌一曲望湘人”更是表现了他对湘水故人的思念,情感深邃,令人动容。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具画面感,又蕴含深意。通过细致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呼应了“情怀别”的主题,使读者在细读之中,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是对爱情的回忆,黄侃通过这首诗让人领略到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彩箑云窗,少年事凭谁与说。
开篇的“彩箑云窗”营造了一个梦幻的环境,暗示着美好的回忆,而“少年事”则引发了对过去的追忆,感叹无人倾诉。
又还是堆盘筒粽,楚乡时节。
“筒粽”作为传统食品,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悠久岁月的怀念。
桃印乍悬应辟恶,兰汤浴罢浑忘热。
桃花的印记象征着美好与吉祥,而兰汤则表达了清新与惬意,二者结合展现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但高歌一曲望湘人,心悽切。
“高歌”与“望湘人”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念,情感深切。
长命缕,曾为结。
这里提到的“长命缕”是一种情感的象征,暗示着曾经的美好约定。
轻柔腕,真疑雪。
轻柔的手腕与雪的比喻,进一步增强了那种纯洁的情感。
自榴裙题后,信音都绝。
榴裙上的记忆与信音的绝响,象征着逝去的爱情与无奈的失落。
黍梦未回菰已老,梅风才到蒲堪折。
这里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梦中的回忆与现实的老去形成鲜明对比。
祇凉蟾一缕似当时,情怀别。
最后以“凉蟾”作为象征,传达出离别的情感,整首诗在离愁中结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往事的缅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故乡、爱情及青春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满江红》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侃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筒粽”主要代表了什么?
A) 传统的节日食品
B) 美好的往事
C) 思乡情怀
D) 以上皆是
“轻柔腕,真疑雪”中的“雪”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纯洁与美好
B) 冷漠与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D) 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