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15
满江红 新月
作者:王夫之 〔明代〕
远碧无涯,但约略清光莹澈。
凝望处谁匀松玉,斜分云叶。
幽魄可怜凉似水,一丝浅漾冰纹缬。
问青天何事送新愁,从谁说。
栖不稳,惊禽咽。
风不定,波光叠。
眄南枝高处,素痕明灭。
认得遥山青不了,半峰微露峨眉雪。
便迢迢飞梦入层霄,还孤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远方,清澈的月光映照着大地。在凝视着那一片松树与云叶交错的地方,似乎有谁在分割着这份宁静。幽幽的月光令人怜惜,凉意犹如流水般轻柔,轻轻荡漾出冰纹似的细腻。于是,我问天空,是什么原因让我心中新添了愁苦,又从谁的口中得知。栖息在这里的鸟儿无法安稳,发出哽咽的声音。风不稳定,波光不断叠加。望向南边的高枝,洁白的痕迹时隐时现。我认得那遥远的青山,却看不清它的全貌,半峰雪白的峨眉山仅微微显露在眼前。于是,思绪飘飞入层层云霄,却又显得孤独和怯懦。
作者介绍:王夫之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字季才,号思庵,晚号“涧隐”。他在文学上以其雄浑激昂的风格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际,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满江红 新月》以月亮为主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诗的开头描绘了无边的远方和清澈的月光,给人以开阔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心中涌动的新愁。诗人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月光的清冷和流水般的凉意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幽魄”、“冰纹”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描写景色时,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投射。尤其在“惊禽咽”和“风不定”的描绘中,表达了心中无法安宁的焦虑。
通过对南枝的“素痕明灭”与遥山的“青不了,半峰微露峨眉雪”的结合,诗人以自然景象隐喻个人的情感波动,表现了对未来的迷惘和对过往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冷的月光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苦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幽魄可怜凉似水”是形容什么?
“认得遥山青不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