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9
酹江月
作者: 吕岩 〔唐代〕
仙风道骨,颠倒运乾坤,平分时节。
金木相交坎离位,一粒刀圭凝结。
水虎潜形,火龙伏体,万丈毫光烈。
仙花朵秀,圣男灵女扳折霄汉。
此夜中秋,银蟾离海,浪卷千层雪。
此是天关地轴,谁解推穷圆缺。
片晌功夫,霎时丹聚,到此凭何诀?
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
这首诗描绘了道教仙人的风范,仿佛能够逆转天地、平衡四季。金木相交,象征阴阳变化,刀圭的凝聚体现了宇宙的奥秘。水中的老虎潜伏,火中的龙伏卧,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与光辉。仙花盛开,神仙男女在中秋之夜,折叠了这天上的月亮,银色的月亮从海面升起,浪花翻滚如千层雪。这是天地的关口,谁能解得月圆月缺的道理?短暂的时光里,瞬间聚集了丹药,到底该凭什么法门?在空洞的山中长啸,感受那无尽的风月。
吕岩,唐代著名道士,擅长诗词,常以道教思想为主题,作品多表现超脱与自然的和谐。
本诗创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酹江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想象力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崇高追求。开篇即以“仙风道骨”引入,展示了道教的超凡境界,接下来通过一系列象征意象,如“金木相交”、“水虎潜形”等,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变化。
诗中“此夜中秋,银蟾离海,浪卷千层雪”,将中秋与月亮的意象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人不仅仅是在阐述自然现象,更是在探讨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哲理。最后一联“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无边自由与超脱,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修辞上也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吕岩通过这首诗,展现了道教的深邃和对自然的敬畏,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体现了超脱与和谐的思想。
“仙风道骨”指的是什么?
A. 道士的气质
B. 仙女的美丽
C. 自然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水虎”象征什么?
A. 力量
B. 美丽
C. 智慧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与宇宙的理解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