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1:37
原文展示:
长田道中梅花 赵蕃 〔宋代〕
腊前已赋忆梅诗,年后才能见好枝。 我亦嗟渠苦孤瘦,渠应怪我底清羸。 虽然故有临风趣,政尔难忘觅句痴。 回首江东在何许,故人相远费相思。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之前,我已经写过怀念梅花的诗,直到年后才能见到那美丽的梅花枝。 我也感叹梅花孤独而瘦弱,梅花或许会奇怪我为何如此清瘦。 尽管如此,我依然喜欢在风中欣赏梅花的风姿,正因如此,我难以忘怀寻找诗句的痴迷。 回头望向江东,不知它在何处,老朋友相隔遥远,让人费尽相思之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其擅长写梅花。这首诗是他在长田道中见到梅花时所作,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赵蕃在长田道中见到梅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也抒发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诗中,“腊前已赋忆梅诗,年后才能见好枝”一句,既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我亦嗟渠苦孤瘦,渠应怪我底清羸”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与诗人自身相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同情和自怜。“虽然故有临风趣,政尔难忘觅句痴”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和对诗句的追求。最后两句“回首江东在何许,故人相远费相思”,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腊前已赋忆梅诗,年后才能见好枝。
我亦嗟渠苦孤瘦,渠应怪我底清羸。
虽然故有临风趣,政尔难忘觅句痴。
回首江东在何许,故人相远费相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诗句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腊前已赋忆梅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怀念 C. 期待 D. 失望
诗中“我亦嗟渠苦孤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回首江东在何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对象的思念? A. 梅花 B. 故人 C. 家乡 D. 诗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