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03:34
寄慰乾一落第
王维坤 〔清代〕
当年交臂许云龙,
太息名高未易逢。
我辈都非食肉相,
古人常作酒家佣。
三巴二月莺千啭,
万里双鱼泪一封。
何处相思不相见,
梓江迢递剑门重。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落第同窗的关怀与惋惜。回忆起当年与许云龙相交的情景,不禁叹息名利难得。我等并非富贵之人,古人也多是酒家佣人。三巴的二月,黄莺千声啼唱,遥远的万里之外,双鱼泪水一封书信。何处的相思不见面,梓江悠悠,剑门山重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维坤(清代)是当时的一位诗人,作品风格往往带有清新的自然主义色彩,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其诗歌往往含有浓厚的人情味,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作者得知同窗或朋友乾一落第后写成,借古人的例子表达对落第朋友的慰藉与惋惜。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下,许多知识分子对于名利的追求和失落感。
这首诗充满了对落第同窗的关心和惋惜之情,情感真挚而细腻。开篇提到“交臂许云龙”,勾起了与朋友的美好回忆,展现了彼此曾经的亲密关系。接着“太息名高未易逢”,表达了对名利的渴望与失落,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
“我辈都非食肉相,古人常作酒家佣。”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当代文人并非如古人那样追求名利,而是甘于平淡,反映了人生态度的变化。接下来描绘了三巴的春色与莺啼,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然而与远方的朋友的相思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两句“何处相思不相见,梓江迢递剑门重”,将相思之情与地理的遥远结合,突显了思念的深沉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借古人的经历与自己的感受,展现了对名利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
“我辈都非食肉相”中的“食肉”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三巴指的是哪个地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