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35
稠桑密蔓翠遥遥,独坐空堂对泬寥。
风雨愁连小寒食,乡关泪溅闰花朝。
万山重复皆遮眼,五斗凄凉尚折腰。
手种长乡山畔柳,为谁攀尽最长条。
在密密的桑树和蔓藤之间,远处的翠绿似乎连绵不绝,我独自坐在空荡的厅堂,面对着无尽的寂寥。风雨交加时,我的愁苦与小寒食相连,想起故乡的泪水在闰年花朝时溅落。连绵的山峦重复着遮住我的视线,五斗的凄凉使我也低下了腰。手中种下的柳树,究竟是为谁而攀尽那最长的枝条?
作者介绍:王维坤,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创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浓厚思念与对人生的沉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在外游历或因故乡之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苦涩的感慨,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
《清明书感》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怅惘。开篇的“稠桑密蔓翠遥遥”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然而“独坐空堂对泬寥”则瞬间将这种生机与诗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感。
接下来的“风雨愁连小寒食,乡关泪溅闰花朝”则通过传统节日的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情感。小寒食和花朝节是祭奠先人的日子,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最后几句描绘了连绵的山峦和贫苦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为谁攀尽最长条”更是引人深思,似乎在问,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谁,蕴含着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测试: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万山重复皆遮眼”中的“遮眼”指的是什么?
“为谁攀尽最长条”中的“最长条”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