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3
不见融公久,尘氛扫未开。
秋风辞鄂渚,落月梦苍苔。
何日经岩下,重来谒辨才。
云笺先此寄,不待折寒梅。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融公了,尘土和雾霭仍未消散。秋风送走了鄂渚的景色,落月在青苔上留下了梦影。何时我能再经过岩下,重新拜访你的才华呢?我已先用云笺寄去我的思念,不必等到寒梅开花时才寄出。
吴寿平,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背景可能是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与友人相聚的情况下写成的。
《鄂归寄占憨上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开篇以“久不见”为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的氛围。“不见融公久,尘氛扫未开”以直白的言辞揭示了现实的沉重感,诗人虽未见友人,却对其思念有加,正如秋风萧瑟,带走了往日的温暖。“秋风辞鄂渚,落月梦苍苔”则通过秋风与落月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给人以清幽和孤寂之感。
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聚的愿望。“何日经岩下,重来谒辨才”不仅是对友人的敬仰,也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云笺先此寄,不待折寒梅”充满了期待与温暖,暗示着情感的延续与寄托,不必再等待时机,情谊早已在心中生根。
整首诗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高度敬仰和期待重聚的美好愿望。
诗中提到的“融公”指的是?
诗中“秋风辞鄂渚”中的“鄂渚”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云笺”用来象征什么?
比较吴寿平的《鄂归寄占憨上人》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或思友的情感,但吴寿平通过自然意象更加细腻,李白则更为直接,表达的情感更为浓烈。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