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7:58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每年都在期待中秋的到来,然而年复一年,雾雨带来了无尽的愁苦。
这三夜的月色和风光都格外美好,老夫心中怀抱着一生的安宁。
明亮的时光大概是要费尽心力才能洗净银河,而缺失的地方则需要玉斧去修补。
京城洛阳的胡尘满眼,却不知能否比得上浙江的美景。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热爱,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癸未年八月,正值中秋之际,作者在这一时节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感慨交织,形成了这首充满思考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清朗月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人以“年年岁岁”开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中秋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因“雾雨愁”而带来的失落感。接下来的“凉月风光三夜好”则转向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在美好夜晚中,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中“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两句则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明亮的时光需要付出努力去追求,而缺失的美好则需要智慧与勇气去修复。最后一联提到的“京洛胡尘满人眼”则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表达了对故乡浙江的思念,仿佛在说尽管外有繁华与喧嚣,内心的归属感仍然在于那片清静的土地。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表达了在美丽自然面前的内心宁静与对社会动乱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凉月”指的是哪个节日的月亮?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D. 元旦
诗人对京洛的描述是?
A. 美丽
B. 安宁
C. 胡尘满人眼
D. 繁华
“明时谅费银河洗”中的“银河”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悲伤与失落
C. 家乡
D. 动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