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8:36
芷云深,蘋梦浅,草阁枕孤渚。镜槛平波,波上有鸥住。微茫几点烟螺,两三沙雁,红画出冷斜阳暮。寻好句。分明一段荒寒,芦白卷凉雨。圆泖湖边,相约伴渔父。湘弦弹瘦秋花,水仙都醒,唤小艇载将愁去。
云层深厚,梦境浅淡,草阁依偎在孤独的沙洲上。水面如镜,波上栖息着几只鸥鸟。远处微微可见几缕烟雾,有两三只沙雁划过,红色的夕阳映照出冷冷的斜阳暮色。寻觅好句,明显感到一段荒凉寒冷,芦苇在凉雨中摇曳。圆湖边,相约陪伴渔夫。湘江的琴声弹奏着瘦弱的秋花,水仙花都醒来了,呼唤小船载走忧愁。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生于1820年,卒于1884年,字梦莘,号松壑。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与哲思,以期达到内心的宁静。
《祝英台近三首 其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全诗构建了一个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愁苦交织在一起。开头部分,“芷云深,蘋梦浅”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关系。草阁与孤渚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接下来的“镜槛平波”,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宁静,似乎置身于一幅静谧的山水画中。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暮色中的自然景象,随着“红画出冷斜阳暮”,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温暖而又冷清的氛围。最后两句“湘弦弹瘦秋花,水仙都醒”则将自然的生命力与个人情感的转变相结合,暗示着希望和新生。整体而言,诗人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孤独与生活的思考,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芷云深”主要体现了什么意象?
A. 深邃的天空
B. 清幽的环境
C. 浪漫的梦境
答案:B
“湘弦弹瘦秋花”中的“湘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湘江的琴声
C. 湘江的水流
答案:B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与思考
C. 激情澎湃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蒋敦复的《祝英台近三首 其三》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沉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来映射内心情感,但表现形式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