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5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55:16
祝英台近 残梅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有馀香,无别意,难向东风说。
前夜朦胧,一晌邀霜月。
元来却上柳梢,平沈碧海,
拚不管幽芳凄绝。
情无歇,苦禁断雨斜阳,
望寻香冻蝶。
漫无消息,归燕空饶舌。
便判取艳坠珠楼,
烟飞紫玉,也难待杜鹃啼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残梅的惆怅与思念。余香虽在,却难以诉说情意。前夜的朦胧中,邀月共赏,却发现梅花已在柳梢上,仿佛在沉醉于碧海之中,冷清的幽芳让人心碎。情感无休止,却又苦于斜阳的雨,想要寻找那香气,却只见冰封的蝶儿。没有任何消息,归来的燕子也只是空谈。即使是那璀璨的珠楼,也难以等待杜鹃的啼血,内心的惆怅依旧无法消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夫之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梅花凋零的季节,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无奈与苦闷。
这首《祝英台近 残梅》通过残梅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利用“东风”、“霜月”、“柳梢”、“碧海”等自然意象,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的氛围。尤其是“情无歇,苦禁断雨斜阳”,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纠结,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解脱的苦恋。尽管周遭的景物依旧美丽,然而内心的孤独与对逝去情感的追忆却让人倍感凄凉。
诗中对梅花的描绘,仿佛是对美好爱情的隐喻,梅花的香气虽然依然存在,但却无力再诉说情感。归燕的空闲言语与珠楼的华丽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整首诗在字句的选择上,音韵的安排上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美,给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追忆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春天与希望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萧瑟
D. 夏天的炎热
“情无歇,苦禁断雨斜阳”中的“雨”指的是什么?
A. 眼泪
B. 雨水
C. 情感的冲突
D. 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的“杜鹃啼血”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忍耐
C. 悲伤与思念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祝英台近 残梅》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