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59:03
减字木兰花 步上海徐定戡韵
参禅不悟。根钝难求佛祖度。
户外看天。燕逐飞花过小轩。
般若乍起。一点灵光无限美。
见相非相。信是如来经卷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参禅的过程中难以领悟的困惑,意识到自己的根基愚钝,难以得到佛祖的度化。走出室外,看到天空,燕子在飞,花瓣随风飘过小亭子。顿时,智慧的光芒乍现,感受到那一丝灵光是如此美好。看到的与所见的并不相同,深信这就是如来所传的经典。
罗锦堂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擅长用古典诗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了对佛教和禅宗的理解,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禅宗的思考之时,表现出他在修行过程中的迷茫和顿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和哲学的关注。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思考。开头“参禅不悟”直接表达了作者在修行中的困惑,反映出一种对于智慧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户外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燕逐飞花过小轩”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更暗喻了生命的流动与瞬息万变。此时,“般若乍起”意味着一种内心的觉醒,灵光闪现,给人无限的美好感受,这一转折使得整个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最后两句“见相非相,信是如来经卷堂”则将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丰厚,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禅宗修行为主题,探讨了智慧与领悟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佛法的信仰,情感基调深沉而哲理。
诗中“根钝”指的是什么?
“燕逐飞花”描述了什么?
“信是如来经卷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