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步上海徐定戡韵》

时间: 2025-04-23 07:59:03

诗句

参禅不悟。

根钝难求佛祖度。

户外看天。

燕逐飞花过小轩。

般若乍起。

一点灵光无限美。

见相非相。

信是如来经卷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59:03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步上海徐定戡韵
参禅不悟。根钝难求佛祖度。
户外看天。燕逐飞花过小轩。
般若乍起。一点灵光无限美。
见相非相。信是如来经卷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参禅的过程中难以领悟的困惑,意识到自己的根基愚钝,难以得到佛祖的度化。走出室外,看到天空,燕子在飞,花瓣随风飘过小亭子。顿时,智慧的光芒乍现,感受到那一丝灵光是如此美好。看到的与所见的并不相同,深信这就是如来所传的经典。

注释:

  • 参禅:参与禅宗修行。
  • 不悟:无法领悟。
  • 根钝:根基愚钝,指修行者的智慧和悟性不足。
  • 佛祖度:佛教中佛祖给予的教化和解脱。
  • 般若:智慧,特别是佛教中所称的“般若智慧”。
  • 如来:佛教中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 经卷:佛教经典的书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锦堂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擅长用古典诗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了对佛教和禅宗的理解,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禅宗的思考之时,表现出他在修行过程中的迷茫和顿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和哲学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思考。开头“参禅不悟”直接表达了作者在修行中的困惑,反映出一种对于智慧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户外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燕逐飞花过小轩”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更暗喻了生命的流动与瞬息万变。此时,“般若乍起”意味着一种内心的觉醒,灵光闪现,给人无限的美好感受,这一转折使得整个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最后两句“见相非相,信是如来经卷堂”则将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丰厚,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参禅不悟:表明修行者未能领悟禅理。
  2. 根钝难求佛祖度:自觉根基愚钝,难以得到佛祖的教导。
  3. 户外看天:走出室外,感受自然的广阔。
  4. 燕逐飞花过小轩:形象描绘春日景象,寓意生命的流逝和美的瞬间。
  5. 般若乍起:智慧突然显现,象征领悟的瞬间。
  6. 一点灵光无限美:体悟到的灵性之光是无比美丽的。
  7. 见相非相:表面现象与真实本质之间的差别。
  8. 信是如来经卷堂:坚信这就是佛教的真理所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比喻内心的感受。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燕子、花瓣象征生命的流动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禅宗修行为主题,探讨了智慧与领悟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佛法的信仰,情感基调深沉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生机。
  • :代表美好与短暂。
  • 灵光:象征智慧与顿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根钝”指的是什么?

    • A. 聪明才智
    • B. 愚钝的根基
    • C. 努力学习
  2. “燕逐飞花”描述了什么?

    • A. 燕子和花在空中飞舞
    • B. 燕子飞来飞去,花朵随风飘落
    • C. 鸟在水中游
  3. “信是如来经卷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信念?

    • A. 对佛教的信仰
    • B. 对自然的崇敬
    • C.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月光表达思乡之情,与罗锦堂在此诗中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领悟形成对比。前者情感直接,后者更为抽象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禅宗与中国文化》
  • 《近现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谢城南张氏弟兄冒雪载肴酒见过 利名吟 盛衰吟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风月吟 放小鱼 试笔 二月吟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答人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耂字旁的字 作势 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珠围翠拥 行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削瘦 风起水涌 毫无疑义 高字旁的字 半上半下 病字头的字 撷腰 风雷之变 来者不善 辽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