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54:13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遥忆京中杨柳,倚声颂之
参天风韵。些子春光浑占尽。
泄泄昌昌。始信人间是乐乡。
陶潜张绪。标格何堪同日语。
千手观音。雨后应能见佛心。
这首诗表达了对京城杨柳的怀念,借此吟咏春天的气息。诗中提到的“参天风韵”描绘了高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景象,似乎春天的光辉已经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接着,诗人感叹道,只有在此时才能相信人间确实是一个乐园。陶渊明与张绪的气质如何能与今天的诗句相提并论?最后,诗人提到“千手观音”,雨后的景象也让人感受到佛心的存在。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字宗子,号未觉,江苏无锡人。作为清代末期及民国初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沈尹默在诗词创作上融汇贯通,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这首诗创作于沈尹默对京城的怀念与思考之时。或许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或是对春天气息的感悟,诗中渗透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间乐趣的珍视。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对京中杨柳的追忆,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第一句“遥忆京中杨柳”,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的春日场景,杨柳轻拂,风姿绰约,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然扑面而来。接着,诗人用“参天风韵”来形容树木的高大与风的轻柔,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诗意。
诗中提到的“泄泄昌昌”,不仅描绘了春光的明媚,还传达了生命力的蓬勃。诗人由此引出了对人间乐乡的感悟,强调在这春光中,世间的一切都如乐园般美好。这种乐观的情怀在诗中流露无遗。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的陶渊明与张绪,意在表达对古人高洁品格的向往,而“千手观音”的出现,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佛教的慈悲与包容。诗的最后一句“雨后应能见佛心”,更是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融合,体现了沈尹默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歌围绕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古人的追忆,表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对人间幸福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沈尹默
C. 李白
D. 白居易
“遥忆京中杨柳”中的“遥忆”意为:
A. 近距离回忆
B. 远距离怀念
C. 现场回忆
D. 忘记
“千手观音”象征着:
A. 力量
B. 慈悲
C. 智慧
D.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