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56
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
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
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
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
谁在唱那关西的曲子,夜深人静,景色显得格外孤寂。
那一声歌声常常萦绕在耳边,心中满是万般的怨恨。
古调在清风中响起,曲子结束时,凉月也沉沉落下。
然而坐在桌上的客人,未必能理解我的心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贞白,唐代诗人,字季白,号贞白,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王贞白以其才情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和人们离散的背景下,诗人通过音乐与月色表达了对孤独和心中怨恨的深刻反思。
这首《歌》通过描绘夜晚的孤寂场景以及对关西曲的吟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以问句引出,营造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夜景的深沉与寂寞相结合,令人在心中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孤独。
接下来的“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则展现了音乐对心灵的影响,歌声的反复萦绕使得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怨恨。这里的“万恨”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也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通过古调与凉月的意象,诗人引发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感伤。曲终之时,凉月沉沉,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欢乐总是短暂。
最后一句“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尽管有同桌的客人,也未必能感同身受,这种情感的孤独感在整个诗中得到了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音乐与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理解与知音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关西曲”指的是哪种文化的歌曲?
诗人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凉月沉”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贞白的《歌》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哲理思考。两首诗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的思索。